大氣、奔放、流暢,構圖時激情如注,運筆時揮灑自如……看過王成好幾個時期的畫,這種印象始終沒有變;而其主題常常表達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中的壓抑、沖突、極端、抗衡,卻又被現實素材與個性技巧融合得自然天成。德國波恩藝術館館長形容:“王成不是自我封閉的人,而是時代舞臺、藝術和世界大事清醒的觀察者。”所以,無論是內容題材還是表現形式,我們看到的都是整體分裂與撕碎后的再度組合。
“驚蟄”畫展上,他的兩幅女性人體給了我意外的驚喜。黑白灰的油彩表現出的是水墨的效果,真的,當二幅象是被偶然不完全曝光的黑白底片似的畫出現在我的視線時,感覺自己一下子被徹底地女人化了,那一瞬,特別想在眾目睽睽下側身回頭,以一個優美的曲線姿態望一望自己的影子,我知道,心里深處的少女情節被擊中了。
其中一一幅他命名為“韻味”,如同電影里隨機停放的一張膠片,畫面充滿動感,承載著故事前后的無限聯想:黑夜的窗前,沒有一絲燈光,等待不到?形體優美的少女垂眼坐在窗前,右手輕托自己花蕾般的乳房,左手護住花蕾,宗教形式般地感恩自然賦予,同時,纖長與柔軟的食指又將永恒的愛情給了自己。突然,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是誰出現在她的身邊?有過什么樣的呼喚?促使她一回頭里的表情中是驚詫、迷朦、一絲倔強中的渴望,那一時來得太快,眼睛還來不及睜開,自撫的雙手還沒有失去溫軟與呵護。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在黑暗與光明之間;在現實與夢境之中,體現斷裂的延續。在等待被撫與自我安慰之間,沒有顧影自憐,沒有自怨自哀,嘴唇與頸部的線條表情出的是對過程的肯定,等待到了也好,等待不到也好,結果已不重要。
畫面使我們關注的不是性意識,而是完整的女性意識。在這里,沒有第一性,也沒有第二性,而是完全獨立的自主性,一種自成體系的給予,一種自我完善與滿足的過程。所有的回味都是“偷窺者”無意間得到的意外收獲,象深谷里的野菊,開放與凋零都源于自己的命運,我們偶然地路過,看到某一朵正在開放的瞬間,那僅僅是一種緣分。她在渴望欣賞的人嗎?沒有!她在等待路過的人嗎?一定!
她應該是那一個朝代的女子呢?也許我們也感到這畫面似曾相識,只是記憶無法確定她的真實與真切,然而王成卻將那一刻捕捉到并凝固起來,讓我們再次凝視她的時候,有了再次的確定與模糊。黑夜模糊了場景,閃電卻強化了細節,如同生命的底片被偶然曝光的時候必然照亮我們心靈的雙眼,感受著生命底色的豐滿與不確定以及生命過程的真實與確定。好高興看到王成從高空成功著陸,他更加關注與尊重人性本身的深度與細節,在對個體的表達里更能感覺共性的背景。王成的畫是和他的氣質在一起的,我們在畫家的畫里能讀到生命的細微和完整。
詩人 沙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