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下午,“上海羅盤1.0”尼古拉個人展覽在上海多倫美術館開幕。出生在法國普羅旺斯的尼古拉,是一個法國和美國雙國籍的導演和攝影藝術家。尼古拉先后在巴黎、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香港和上海居住,他曾經工作過的國家超過25個。他很喜歡遷徙漂泊,居住在異鄉的城市里讓他感覺創作力旺盛。
此次展出的互動攝影展覽的核心部分是一個互動裝置,這個裝置以海量的動畫化攝影作品為基礎,并以一投影于地面上的羅盤為選取界面所構成的互動式裝置。這個羅盤的投影在地面上一直旋轉著,指向不確切的某個時間和某個場景。互動界面的羅盤由懸掛于屋頂的投影儀投下,并有運動傳感器感知參觀者的位置。參觀者能夠通過在羅盤上行走和停留實現對其的“四維”操作:縱,橫,深以及時間,并開始虛擬之旅。在觀眾踏上羅盤之前,并不知道羅盤將會把自己帶入什么樣的場景中。一旦踏上這個羅盤,后臺系統將自動匹配一個場景——用大量連拍照片組成的一個有關上海景物的小短片。這個裝置的非互動預覽版本,曾在2007年的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展出過。它所播放的每一段影片都是由一系列的照片動畫化而來。經過對1.5萬余張攝影作品的處理和精選,尼古拉親自編輯出了共156段高清影片,可以在3個巨型熒屏上共同播放。
1.5萬余張照片,這是尼古拉在兩年時間中記錄的上海。他可能比大部分上海人到過的地方還多,他的照片因此更豐富。在底樓和二樓的展廳里,同時展出著尼古拉在上海的攝影作品。各式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建筑、各種各樣的瞬間。他拍攝的是上海,但由于這些照片從一個外國人的眼中誕生出來,觀看的角度便有一些陌生。有時候幾乎讓人要費一下躊躇才肯承認這就是上海。尼古拉有兩幅照片,拍的是淮海路。一幅叫做“停”,望不到頭的汽車堵塞在淮海路上,幾個行人飛快而又小心地穿過車輛的洪流過馬路。另一幅叫做“行”,反復曝光效果的照片上,無數汽車的頭尾燈軌跡散亂無比,在城市中,它們隨著時間奔流,在不同的地方相互碰撞,像一股混沌的力量在尋找突破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