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道堅(著名美術批評家)
(摘自2002年12月25日《中國青年報·大美術時代》第10版)
他的畫冊給我第一感覺是遠遠不如原作,三年展我就有印象,當然中國藝術三年展畫的比較大,最典型的抽象風格那三幅,感覺非常的強烈,正如賈方舟先生說的,我認為他的語言很到位,剛才賈先生說像水田,我跟你的感覺不一樣,他那種抽象恰恰是現代文明、現代工業那種焊沙,加上一種平涂的效果,給人一種心靈的刺激,很難言表,這個圖式,我剛才看了他前一些的研討會的發言,李小山的發言就說你已有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風格,已有了自己獨特的圖式。我想這一點大家一看能夠看的很清楚。我想說的這個藝術啊,我從來認為藝術不是裝飾,藝術不是對生活中美化,我覺得藝術是一種表達,藝術家心靈。那么我在你這個畫展看到了藝術表達的真誠,我想起來我前不久講到的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的關系,他們的關系本來是屠格涅夫比托爾斯泰年長,提攜過托爾斯泰。大概中間一斷時間他們之間關系不是很好,到了晚年時又好了,好了以后屠格涅夫去世了,托爾斯泰給他寫了封信。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才寫的非常真誠,托爾斯泰說:“屠格涅夫的藝術最主要的讓他想到了這一點,文學,包括所有的藝術,首先考慮的是什么人,在對什么人講話,就是說藝術是一種表達,是什么人對誰在講話,所有的藝術我想包括繪畫,那么這是第一點。你必須要有東西對人家說,你這個藝術就有意義,如果你沒有東西說,僅僅空有其表的形式,這個藝術就沒有生命力”我體會他的第一層話,第二層話他說:“要看他講的怎么樣。”然后第三點他說:“看他說的是不是真正想說的話。”我覺得我看了很感動,這三點把所有藝術最內在的精神揭示了很多,概括了。我想用托爾斯泰所用的標準來衡量高先生的畫,我覺得應該說他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在當今時代是一個難得藝術家,外部世界的誘惑很多,金錢的誘惑、名利的誘惑,很多人看起來是在從事藝術,但實際上背離了我剛才說的那三條原則已經很遠了。在這點上,我覺得高先生的畫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當今時代的一種真正的創作,這是我第一個感想。我剛才看了一下,那種抽象風格是我已經比較熟悉的,你還有一種表現主義風格那個《溺水者》還有《城市的樓》啊,畫的那樣動感,這個感情和體驗都表達的相當真實,而且也確實找到了很能夠表現你這種感受的油畫語言,這兩類作品是我比較喜歡的。總而言之,我也非常同意前一些研討會的內容,都是一些很有影響的藝術家、評論家,我想大家所見略同,對高大鋼的油畫,大家意見基本一致,很有共識,就像賈方舟先生剛才講的高大鋼還很年輕,后面的路還很長,我期待著你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今年我在美國看了一個展覽是德國非常有名的藝術家里希特,我看了他的畫以后,我覺得人家相當勤奮,他是一個帶有回顧性的展覽,但是我看他一天起碼工作十幾個小時,天天干才能夠有那么多的作品,所以我想在藝術這個道路上,勤奮的追求,質量和數量我相信還是成正比的這樣一個關系。里希特也是幾種風格,一種畫照片的、一種是畫抽象的,他的畫照片的影響到我國很多的藝術家,我們出去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從里希特那里來的,他也畫抽象的,后來有抽象的風格。所以一個畫家幾種風格沒有關系的,但問題是你要把它推到極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