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修復精選了殘損嚴重的佛經古籍,多數為明代古籍。美國駐華使館文化保護大使基金資助了五點四萬美元,修繕了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御制大乘妙法蓮華經》、《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大乘諸品經咒》、《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等在內的明代珍貴佛經古籍一百三十六種,共計一百八十一冊,并由國內古籍修復質量較好的國家圖書館等單位承擔修復工作。
據文物專家介紹,在修復中,明代血寫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的修繕難度最大,因長期受潮、霉變佛經粘連成一體,國內頂級專家先一層層揭開,經過紙張測酸、除塵、補破、補蟲蛀等手段,再補充佛經個別“字”的筆畫,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最多的,平均每人花費二個月的時間才修復成功。
“此次文物修復始終遵循 ‘整舊如舊’的原則,使所修藏品盡可能保持原貌。”專家稱,經過修復的佛經古籍,在保存條件、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可延長壽命五百年。
這是北京首次利用美國駐華使館提供的文化保護大使基金進行的文物修復。美國駐華使館官員雷德在修復成果展上表示,中國淵源精深的文化遺產對世界非常重要,美國政府以支持這次文物修復為榮,今后將加大對全球文化遺產的投資。
據介紹,美國文化保護大使基金由美國國會于二00一年建立,旨在為發展中國家保護文化遺產提供援助,目前已為全世界九十多個國家的文物保護提供了資助。該基金從二00一年起就對中國四川、上海、福建、廣西等地的文化遺產進行資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