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福建龍巖地區的永定客家土樓(2002年10月航拍照片)。
資料圖片: 福建龍巖地區的永定客家土樓(2002年10月航拍照片)。
福建永定縣下洋鎮初溪土樓群(2007年9月27日攝)。 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的福建土樓,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其形狀有圓形、方形、橢圓形、弧形等。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并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近年來,以福建永定、南靖等地為代表的福建土樓得到進一步修繕保護,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福建土樓”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
“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
“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