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闌珊——趙培生作品展
學術主持:郭曉川
策展人:周曉亞
展覽時間:2008-07.12----2008.07.31
展覽地點: 北京 New Gallery
主辦單位:New Gallery 上海理工大學
協辦單位:
美術同盟(http://arts.tom.com/)
中國雕塑網(www.diaosu.cn)
景觀基地網(http://www.viewbase.cn/)
《藝術地圖》(www.artmap.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觀音堂文化大道甲2號觀67號
電話:010-87394386
傳真:010-87394385
培生君的藝術觀點在今天的一些人看來多少有些傳統甚或保守以至于落伍。他在創作中強調直覺,也就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在培生君這里是建立在古典審美情趣之上的。依據這種美學觀點,凸顯的是抒情與優雅,這是我們在古典美學中能夠發現的一種文人情結。這種美學主張使藝術作品不帶有“侵入性”,而是一種“親和力”。這意味著作品帶給觀眾的是一種愉悅,而不是一種“冒犯”。所謂“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左轉·昭公二十年》)。構筑在古典審美情結之上的培生君的作品,充分展現出濃厚的抒情風格。一如藝術成就不能以畫種大小來衡量,藝術觀點或審美價值取向也不能以傳統現代定功過,重要的是要觀其真偽,及其于藝術家自身的真正領悟是否相符。這里既不能葉公好龍,也不能自欺欺人,其極致在于一種自然而然的感悟。在培生君貌似平淡甚至略嫌陳舊的審美追求中,似乎隱藏著最激烈的創造欲望。與當前帶有前衛色彩的藝術觀念相比,古典或經典審美觀念規范下的藝術創造要顯得平靜,但是在明確的游戲規則約束下創新競爭同樣具有深層的難度。傳統中國畫的變革就是這樣,它往往是一種艱難的內部變異。培生君選擇了一條貌似平坦,實則崎嶇的道路。在一般中顯出不一般,以及在不一般中蘊涵著一般,是這類藝術追求的最難處,其艱難程度并不亞于前衛藝術的革命。傳統藝術的漸變,前衛藝術的突變,共同構成藝術史上最壯美的景觀。所以壯美,就在于它們都凝結著藝術家們傾注了生命力的創造。在這道景觀的映襯下,任何的虛假與取巧都會讓人反感。培生君的追求充滿真誠,是為最可貴之處。惟實惟真,在任何時代都是藝術的最高標準。
郭曉川
趙培生
1965年生于山東諸城市
1987年畢業于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 獲學士學位
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動畫與公共藝術系主任、教授、碩導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陶瓷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玻璃藝委會理事
獲獎情況
1999陶藝“火山一號“獲山東省展一等獎
1999水彩畫“遺風”獲山東省展一等獎
2001陶藝“風景部落”獲第一屆全國陶藝展優秀獎
2003水彩“峨莊-雪后農舍”獲山東省寫生展二等獎
2004丙稀“徽居”獲山東省寫生展優秀獎
2004色粉畫“霸王別姬”獲山東省展二等獎
2004陶藝“大無限之123”獲山東省展一等獎
主要聯展
1994中華五千年大展(法國、秘魯、韓國)
1998(色粉畫)第四屆全國水彩 粉畫展(青島)
1999第九屆全國美展(深圳)
1999(水彩畫)第九屆全國美展(南京)
2001第一屆全國陶藝展(北京)
2001“陶藝在今日”六人展(濟南)
2002“今日陶藝”五人展(濟南)
2002中國當代陶藝大展(廣東)
2002(色粉畫)第六屆全國水彩、粉畫展(上海)
2003第二屆全國陶藝展(唐山)
2004“2004中國現代陶藝邀請展” (煙臺)
2004中國陶瓷作品展(中法文化年活動)(法國)
2004中國青年陶藝家雙年展(杭州)
2004第十屆全國美展(上海)
2004國際陶瓷藝術教育大會(景德鎮)
主要個展
2002趙培生繪畫作品展(濟南)
2008意象闌珊——趙培生作品展(北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