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大拍漸漸接近尾聲,西泠拍賣的2008春季拍賣會于6月底登場。在中國古代書畫的相關專場中,“明代及明代以前”專場推出作品93件,成交率為84%,成交金額為3639.552萬元。明代以前的書畫作品,大多已經被海內外博物館所收藏,私家收藏的作品也往往由財力雄厚的收藏家或收藏機構保有。一旦有精品出現在拍賣市場則萬人矚目,往往成為拍賣市場的焦點。明代書畫則作品存世數量較多,在目前的藝術市場中雖精品罕見但仍有一定的流通量,在中國古代書畫投資品類中一向占有舉足輕重的市場份額。在西泠的春季拍場上,王鐸書法作品成為該專場的亮點,幾件作品均以高價成交。《草書臨古帖》手卷(1647年作)以392萬元成交,《草書、楷書臨晉人書法冊》冊頁(1636、1637年作)則以313.6萬元成交,兩件作品分別位居專場成交價格排行的第一、二位,其它作品如《行草詩稿墨跡》詩稿成交價為117.6萬元,《行書詩稿冊》冊頁也以112萬元成交。此外,董其昌的《松風流水圖》立軸成交價為308萬元,趙左的《江南春圖》手卷(1616年作)成交價為296.8萬元,倪元璐的《草書七言詩》立軸成交價為212.8萬元,該專場有10件作品的成交價在百萬元以上。
清代書畫作品由于年代較近,存世精品較多,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全面進入了“高價時代”,價格已經維持了在高端價位。在西泠拍賣的“清代”書畫專場中,作品的上拍量達到278件,成交率為84%,總成交額為3207.792 萬元。清初正統派傳人王翚的《水村圖》立軸(1709年作)是本場拍品價格最高者,成交價為358.4萬元,王原祁的《仿黃鶴山樵山水》鏡心(1699年作)以291.2萬元成交。本廠拍品成交價格大都處在幾十萬元的價位區間,上百萬元的作品僅有三件,這與拍品的質量有較大關系,而成交價格也大都高于估價或在估價內,從作品的成交率來看,該部分作品也呈現出了較大的市場接受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