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人,憑借個人的力量,影響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
有這么一個藝術家,他的作品是發現、推出、舉薦、扶植、鼎力相助無數藝術家,并將他們中的精英帶到國際藝術舞臺上。
有這么一個人,先知先覺地承擔起應該是國家的職責或者是國家某個機構的職能,盡管他曾經位居在這個機構中,最后還是被拋棄,拋棄后的他依然活躍在藝術舞臺上。他以個人能量與魅力,繼續實踐著他的理想。如果他選擇了放棄,我們不知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將怎么寫?如果他選擇了妥協,那么,今天中國藝術家的序列中還會有那么多他的嫡系弟子與徒子徒孫嗎?
這樣的假設,只是文人的一番感慨,一種事后的無限激動與遺憾后的仰天長嘆。
有人說他是一個戰士。
有人指責他是中國當代藝術“F4”的幕后推手。
還有人還稱呼他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教父”。
而他自己說:他只是一個“交通站長。”
這個人,就是栗憲庭先生。
好一個交通站長啊,連這個身份,也可以讓人遙想出叱咤風云的年代,硝煙彌漫,危及四伏。如果這話出自別人之口,將帶有純粹的黑色幽默味道,但栗憲庭先生緩慢地說出后,我們再次凝視栗憲庭先生那張看起來很平靜的臉孔,沒有任何表情的變化,好像在講述著他人的往事,他的眼睛就那樣飽含著歷經人生大磨難后的慈祥與肅穆,略微側過頭來,以他一貫的45度側面,正視著遠方,我們可以感受到曾經的歷史風云是如何的殘酷,曾經的暴風驟雨,一場接著一場再現出來。
面對這樣的假設,栗憲庭先生一定會說:如果人生可以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讓自己成為現在的我。
是啊,栗憲庭先生一個人駕馭著中國當代藝術之船駛向何方的事實,讓世人無法理解與理喻,栗憲庭先生也本能地反抗著。
人生不可以假設,每個人的人生道路,有時自己也是無權選擇的,你可以改變別人未來的命運,但改變不了自己命運,每個人的命運,都由別人來改變的!
當他掌握話語權的時候,推出一大批藝術家,如今這些藝術家已經成為中國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伴隨著中國人的成長,成為中國人刻骨銘心的一段記憶。《父親》、《西藏組畫》等藝術作品,深入人心,成為我們記憶中與青春歲月緊密連在一起的圖像。
別人如果遠離了話語權,他就是一個退休的老人。
栗憲庭先生離開了他的崗位。這是一種悲哀與無奈,栗憲庭先生在當時的狀態下,個人的生存都面臨著危機,他果斷、執著,睿智、善于抓住機會、頑強地利用這些機會,扭轉了個人發展與中國藝術的發展方向。
他的影響力比過去還強大,總有人愿意把中國人分成領袖與士兵的關系,那么,栗憲庭先生天生就應該成為一個領袖!他的性格、地域性成長背景、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還有他屢次磨難后的再次崛起,都無疑地表明只有他、還必須是他將高舉起藝術自由的旗幟,哪怕,他一萬個不情愿,也由不得他了。
30年的時間里,他多少次試圖改變這樣的現實,收效略微!
無名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反映出冷漠、自我、茫然不知所措,懷疑一切,沉湎與徘徊在邊緣化人們空虛的心靈與生存狀態。事實上,栗憲庭先生知道,作品中反映的這些人,既不是社會的主流,也不具有普遍意義,這些作品本身也不具有創新與學術價值,與他一貫主張的藝術理論與觀念背道而馳,但他還是鋌而走險,但他必須借用一個概念,他把這些剛剛流行的藝術作品,定義為“波普”、“玩世”、“艷俗”等風格與圖式,其中“玩世”是他的獨創,并影響廣泛與深遠,享譽海內外。至今,已經派生出兩代藝術家鍥而不舍地玩著、創作著并改善了許多藝術家生活狀況。
栗憲庭先生成就了他人藝術人生的同時,也完成他的最后轉身,奠定了他自己中國當代藝術“教父”的地位。
為何是栗憲庭先生,而不是別人?
如今,有無數的文章在回憶這個過程。
無數功名成就的藝術家也開始了憤憤不平,好像該由自己扮演“教父”的角色。
許多業內官員,也時常流露出:栗憲庭把握了機會,如果那時,我要是像他那樣堅持下來,哪里有他啊。
這些人此時仍然沒忘自己的官員的身份,吝嗇得省略“先生”兩個字!
似乎許多人都可以成為栗憲庭先生,但栗憲庭先生只有一個。
栗憲庭先生捋了捋銀色的胡須,他喜歡45度的側身面對鏡頭,一身中式服飾,看起來像似與世無爭的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文人,他給人的印象總會讓人想起他來,很內斂、性格剛毅、經歷過許多磨難后依然不改他的精神領袖氣質,
如果誰忽略了他45度側身后的雄心與理想主義熱情,不是媒體的失誤,就是閱讀者過于自信誤讀了栗憲庭先生。
栗憲庭先生最大的本事,被所有媒體與關注他人生歷程的人所忽略,這就是栗憲庭先生本人是一個超級“忽悠”大師!
“忽悠”的核心,是給自己的行為找出一個理由,并將這個理由與行為理想化與合法化,由自我意識變為公共意識,進而影響大眾。
如同趙本山先生一個人盤活了東北“二人轉”一樣,并將民間的藝術賦予一個新的品牌。而栗憲庭先生將自己的觀念與那些藝術家的作品很好地結合起來,賦予了一個符合急劇變化后的社會大眾的心態的概念。
是別無選擇,還是他癡心未改?
他一個人,忽悠了中國當代藝術30年!
每一個時期的轉折都有他的身影。
每件爆炸性的事件后都有他的聲音。
每一個杰出藝術家的成長過程都可以看到栗憲庭先生鼎力相助的行為!
縱觀全世界,可以說既無古人也將注定沒有來者,特定的歷史狀況與栗憲庭先生本人的個人魅力,決定了這個方向與進程,唯一的結果與事實是:栗憲庭“忽悠”中國當代藝術30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