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高檔名表中,以瑞士產高檔名表最具代表性。名表收藏愛好者謝老先生介紹,一些名表品牌幾乎每年會有5%~10%的提價,名表的拍賣價格也水漲船高,在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款百達翡麗不銹鋼計時腕表,就拍出了91萬港元的高價,另而一款女裝18K金鑲鉆石橢圓形鏈帶腕表,則以258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一般越是材質金貴品種稀有的高檔名表,收藏拍賣價越高。曾有一只百達翡麗手表,1999年又以1100.25萬美元‘縱橫’拍賣市場。”收藏專家梁秉南補充道。
名表收藏價值看六方面
名表收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手表,二是懷表,一般佛山人主要喜歡收藏手表,熱衷收藏懷表的人并不多。那么,收藏手表有何訣竅呢?
收藏者謝老先生認為手表臘梅收藏價值首重品牌,其次是稀有性。此外,材質、功能性、制作年代、品相等也決定了其收藏價值。
收藏專家梁秉南表示,表殼材質最為珍貴的是鉑金,依次為18K金、14K金、9K金、銀、包金、包銀、鋼等類別,且一般功能越復雜、年代越久遠、品相越完美越具升值潛力。而在同等條件下,異形手表比常規手表要值錢,比如方殼的要比圓殼的貴,長方殼的又比方殼的貴,三角的就比方形的貴。
鑒別真假關鍵看工藝機芯
由于古舊名表收藏價值高,也令市場上仿冒成風。據了解,這些仿冒名表一方面來自專業表廠,也有一些是掛羊頭賣狗肉,表殼與零配件混搭拼裝等在二手市場屢見不鮮。
名表收藏愛好者謝老先生拿出一只上世紀50年代14K金表殼浪琴表,先讓記者仔細觀察其外觀工藝,接著又打開其后蓋讓記者觀察機芯。沒想到時隔半個世紀后,這只表的機芯依然光潔如新,零部件上面鑄刻的細如蚊蠅的品牌名稱及型號,通過放大鏡觀察后發現字跡依然清晰均勻。
“名表做假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曾加工零配件專業表廠所為,這些工廠仿制的名表往往可以以假亂真;另一種是拼裝假冒,如將名表表殼與普通機芯拼裝等,但外表可模仿,但機芯絕對做不了假,收藏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好是打開后蓋看機芯。”謝先生表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