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一本書。它厚厚的書頁并不妨礙你在一天之內把它看完,而且你會讀得很輕松。是的,它的神奇之處在于——它既是小說,又是繪本,但它想表現的卻是電影。
當今年凱迪克金獎《造夢的雨果》被引進時,業內并不看好。占全書的2/3跨頁炭筆素描插畫,一改以往少兒圖書色彩斑斕的形象;400多頁硬皮質地讓它實沉地像本字典,可當爹當媽的畢竟有些傳統的擔心,信手幾乎翻不到的文字“影響了它的深度。”
直到銷量開始悄然上行,好評在圖書或是親子論壇中流傳,這本在海外獲了數項大獎的繪本,才開始進入主流視線:原來少兒圖書可以這樣做,原來這樣的書孩子挺愛看。
書里的故事:
有了夢,生命的銀幕亮了
故事講述的是在巴黎火車站二十七座時鐘后墻的暗窄通道里,十二歲的男孩雨果一直過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生活。雨果的爸爸生前是個鐘表匠,曾在工作的博物館里發現一個壞了的但精致巧妙可以寫字的機器人,而父親后來卻離奇地喪生于博物館的大火中,雨果執著地想修好機器人,想看看父親留給自己的信息。為了修理機器人,雨果經常去玩具店老人那里偷玩具,以便拆解出更多適合機器人的零件,歷盡周折,雨果終于修好了機器人,突然發現,機器人展示給他們更為離奇和復雜的信息……不要以為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其實,它只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超過三百頁的連續插圖,運用電影鏡頭般的推進營造戲劇的張力效果,用書特有的翻頁重現電影的剪接,讓小讀者隨其特有的圖文拼接將自己置身于敘事之中,感覺整本書看起來像是部小型的動畫電影。作者利用文與圖分離的敘述手法,讓兩者競相爭艷而又彼此呼應,巧妙的設計讓默片的電影印象游移其中,圖像在翻頁中如電影播放般有了故事的鮮活和緊湊。作者采用底片般的黑色外框,框住文字頁和圖畫頁,一如默片的字幕卡。跨頁的黑白圖是一幅幅鉛筆素描,溫暖的炭筆素描層次豐富,恰當地制造著光影效果,勾勒出人物的細膩動態和微妙的內心變化。文字和圖畫合在一起后,彷若默片時代的電影。故事一開始,小讀者就被帶進電影院,看到銀幕上的影像由遠至近、由小變大,然后聚焦在主角雨果身上。這種模擬電影的做法與小說的內容相互輝映。
而更奇特的是,這本讓電影與繪本兩相逢的奇妙之書,將表現主義電影先驅喬治·梅里愛大師的真實生平故事和電影劇照耐人尋味的穿插于書中,魔術和機械裝置也同時成為小說的重要主題,將那個表演藝術與魔術融合入電影的年代,在懸疑推理的敘述中驚喜地呈現。
書外的評論:
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故事就是好書
慣性的思維捆綁著消費習慣,這在兒童圖書市場更不例外。文字敘述越多的圖書,傳達出的知識也更多,所以字多的書通常被認為是有質量有水準的好書。家長在選書時一般會自己先讀一遍。如果這本書的字里行間能表達出一個或幾個知識層面或做人的道理,家長都會覺得這正是我孩子需要讀的書。“可事實是,家長喜歡的故事敘述并不一定是幼兒的最愛。”旭日雙語幼兒園的創辦人張婭曾說,“選一本好書,不要在乎這本書有多少字,有多長的句子,多深的道理,多偉大的人生傳奇。圖畫本身也是可以講故事的,簡單的圖畫故事也會有許多大道理。”
“首選色彩鮮艷的少兒圖書”也是家長的普遍誤區。張婭曾向家長推薦一本不起眼的《愛心樹》,“這是一本在美國廣為流傳的經典幼兒圖書。自1970年出版以來不斷再版,經久不衰。書的插圖都是黑白的,文字也很少。”她說,一開始家長的反饋是:干嗎要選這本書啊?根本就沒幾個字嘛!連個顏色都沒有,不好看!可聽老師講完了“愛心樹”的故事,所有的家長都被震撼了,原來這么一本小小的,沒有色彩,沒有很多文字的圖畫書也能讓人震撼。“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故事就是好書,這就是簡單素雅的圖畫書的魅力。”有意思的是,這本2003年介紹到中國素描繪本可謂“生不逢時”,當年在某大型連鎖書店只賣出不到三百本,但到今年,市場開始成熟,該書銷量均開始成幾何數增長,銷量在數萬冊以上。
這樣的轉折,已經讓眼尖的出版商瞧出門道。引進《造夢的雨果》圖書的接力出版社白冰認為,目前圖畫書市場已日漸成熟,其原因在于:一是讀者的文化消費的能力和水平在提升;二是許多幼教機構將圖畫書列入為課程,有些地區還把經典圖畫書寫入教學計劃;三是2006年開始,我國出現生育高峰,新一代的家長素質也明顯提高,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出版社注意到這一變化趨勢后,都在積極做出反應,今年有多家少兒社都計劃推出近100種圖畫書。”
據海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廣部經理許潔的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國內圖畫書動銷品種已超過600種,涉足圖畫書出版的出版機構達41家,其中少兒社有13家,非少兒社有28家,甚至越來越多的教育社、美術社、大學社甚至科技社也紛紛介入圖畫書市場。而這其中,黑白經典繪本不在少數。
今年以來,《鴨子騎車記》、《查理和勞拉》等圖畫書一片火爆,業內人士預計年內即將面世的圖畫書將達千種,可惜這些書幾乎都是引進版。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專門給低幼孩子閱讀的原創圖畫書還是個空白。
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將這類書稱作打精神底子的書。接力出版社社長白冰則認為,圖畫書對孩子的情感教育、人格教育非常有益,這類書從人性角度出發,尊重兒童生命特征、兒童欣賞習慣,在藝術設計、包裝、版式設計上,也很有特點。
但是,專家注意到,即使是最好的引進版圖畫書,也只是讀著很通順流暢,很難達到語言鮮活。此外,文化背景的差異,使一些引進版圖書難以被低幼讀者接受。因此,原創圖畫書的出籠一直為人們所期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