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私人財團和頂級畫廊出手,從話語權、定價權上進行控制。
中國的當代藝術家的邊緣地位得到廣泛國際宣傳,進而影響國內(nèi),從宋莊到798,見證中國當代藝術從邊緣走向主流的過程。
對于中國本土藝術界的否定態(tài)度,國際資本胸有成竹,從國際地位上大肆扶持邊緣藝術家,從拍賣公司著手長期推高當代藝術品,制造新聞影響。
國內(nèi)藝術界從鄙視、駁斥、懷疑,到將信將疑,直至今日某些人實在按耐不住惟恐失去大好機會地介入其中,人們的態(tài)度,都隨著當代藝術的國際地位抬升而發(fā)生著絕妙的變化。
國際資本因為次貸危機后,按秩序從中國當代藝術中撤退,然后華人、東南亞畫廊全面接手,并被謂之“奪回話語權”。你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全過程,都將被它全程記錄。
假如有一天(這一天可能就快到來),中國當代藝術從邊緣成為主流,從流浪漢成為明星,我們花了好大代價將當代藝術話語權奪回自己手中,黃粱一夢也就到該醒的時候了。
在國際人士的哄笑聲中,最后剩下本地人士呆立場中央,一束追光慘白地打在本土人士的頭頂。
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的這場行為藝術曲終人散。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