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村上隆、奈良美智、金昌隆等藝術家的出現(xiàn),讓我們領略到日韓當代藝術的活色生香與光怪陸離
一個80歲的女人,最喜歡的裝扮是短上衣加閃耀眼影。她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畫畫,直到現(xiàn)在從未停筆。評論家稱她的畫為原生藝術、波普藝術、超現(xiàn)實主義,她卻自稱 “精神病藝術”,并在1977年主動把家搬進了精神療養(yǎng)院。這個女人,名叫草間彌生,是日本當今最紅的藝術家之一。
草間彌生的名字溫婉典雅,行為卻大膽叛逆。上世紀60年代,她領著助手走進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之后,助手突然寬衣解帶,脫個精光,草間在他身上畫起了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大圓點。未等草間盡興,二人就被保安警察請了出去。當然,這個瘋狂藝術家,連同她的圓點美學,第二天就上了報紙頭條。
此后幾十年,大圓點成了草間在藝術圈里的“注冊商標”,她總能把它們排列組合玩出新花樣。不久前,北京“79 8”里一場“日韓當代大師展”,草間的作品就被當成重頭,印在了宣傳海報上。其實,本次展覽的其他藝術家在藝術界同樣是炙手可熱。比如,路易·威登(LouisVuitton)皮包設計師村上隆、《最終幻想》繪制者天野喜孝、“大頭娃娃”之父奈良美智、 “水珠”大師金昌烈等。
圓點的狂歡
海報上草間彌生的那幅《對性的癡迷》,被擺在展廳中央。無數(shù)的圓點和條紋,像是細胞、分子交織在一起。畫作前,有人看得魂不守舍,有人卻眩暈迷惑。
其實,沒必要用理性的觀點去解釋草間彌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連她自己都說:“畫的是我的幻覺。”草間在幼年時患有嚴重的神經性視聽障礙,這場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就像畫里表現(xiàn)的那樣,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wǎng)。
于是,10歲時她便拿起筆,把眼見的一切都畫了下來。這些或大或小、無止境的圓點,在她眼里,構成了宇宙與自然。每個圓點畫得都很辛苦,先以鉛筆打底,再一筆一筆填滿。
草間的世界我們無法懂。但她確實營造出了一個魔幻的空間,讓觀者仿佛被催眠了一般。作為草間的“粉絲”,蔡康永曾這樣形容:“她不知是在哪面墻上鉆了一個洞,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從此她寄居在這面墻上,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P>
其實,自稱為“精神病藝術家”的草間彌生平日里那些尖銳癲狂的行為舉止,精彩程度一點不遜于她的圓點美學。1 966年,她不請自去,只身殺到“藝壇奧運會”威尼斯雙年展。在現(xiàn)場她身穿金色和服,坐臥于草坪上,不斷將1000多枚鏡球招搖地拋向天空,拋累了,便將每顆鏡球以2美元賣掉。展會主辦方被搞得一頭霧水:“這姑娘賣藝術就像在賣熱狗和冰淇淋。”
之后的幾十年,草間彌生一直很活躍,她邊畫畫邊搞起了行為藝術。先是在馬身上畫圓點,不久,就有了新創(chuàng)意。在紐約證交所門口,四名舞者踩著鼓點狂放地扭動著裸體,草間在舞者的身體上涂畫著大小不一的藍色圓點。她為這一行為起名為“火燒華爾街”。
有人說,這女人瘋得沒法救了。草間彌生很委屈,給當年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寫了一封公開信,認真地解釋起“火燒” 的創(chuàng)作意圖:“我們的地球就像百萬個星球里的一個小點。當我們飛翔在天堂時,我們在彼此的身上涂畫點點,在永恒中迷失我們的自我,而最終找到赤裸的真實?!?/P>
這封信是否得到尼克松的重視不得而知,但草間卻靠著 “語句癡狂”的好口碑,獲得了一個新職業(yè),簽約出版公司,寫起小說?!堵D企圖自殺慣犯》、《克里斯托弗男娼窟》都是她的作品,后一部還獲得了日本“野性時代”新人文學獎。從書名也不難看出草間彌生一貫的反叛氣質。
殘酷的童稚也很美
如果說,草間彌生代表了當今日本藝術界的光怪陸離之風,那么另外幾個參展藝術家——奈良美智、村上隆、天野喜孝則是“童稚風”的代表。他們將成年人的秘密包裹在漫畫形象里,筆下人物大多明亮帶點黑色,歡樂帶點陰郁,可愛帶點小壞。
奈良美智,擁有這樣美好名字的人,卻是個50歲的“老男人”。他筆下的招牌人物,就是那個眼尾上吊、不懷好意的大頭女孩。她的臉蛋超級天使,眼神卻邪惡無比。這個“怪眼娃娃”,有時嘴里叼根香煙,有時拿個小刀,或者就綁個繃帶,甚至插根冒著血的釘子。借用王朔的一句話來形容:“她的內心有著無限的光明和無限的黑暗?!?/P>
奈良說“壞小孩”正是他的自畫像,也是他看待世界的出口。他希望,借由那個瘦小的身軀回望美好的童年,“那時的我們有狡黠的天真,也有質問的勇氣。”
年輕時的奈良,不過是名古屋一所中學的美術教師。他之所以成為大師,應當歸功于德國留學的12年。那時他常跑去鄉(xiāng)下旅游,冒充“李小龍”簽名簽到手軟。奈良卻說,正是這些“孩童”舉動,幫他確立了之后的畫風——以孩子為主角,面向成人的內心。
如今,奈良的“怪眼娃娃”被稱為日本藝術收藏品中的經典之作,經常在其他國家巡展??伤救藚s保持著一貫的低調生活。住在東京郊外小鎮(zhèn),在倉庫式的小工作室里埋首創(chuàng)作,順便聽聽自己喜歡的搖滾樂。這樣的生活,讓奈良越來越平和。近幾年,他新創(chuàng)作的“怪眼娃娃”眼神也溫柔了很多。
多數(shù)中國人對村上隆的了解,止于2003年他設計的那款LV櫻桃包。要知道,在這之前,LV一向只有三種經典色。村上隆的設計就像是打翻了顏料盒,湖藍、杏黃、粉紅,讓原本老氣橫秋的LV突然爆發(fā)了青春的活力。于是,數(shù)不清的貴婦被搞得目眩神迷,拼命追隨。盡管櫻桃包每只售價5000美元,還是一上市便賣瘋了。
其實設計LV只是村上隆的第二職業(yè),他的主業(yè)是卡通繪畫。比如這次展出的瘋狂七彩蘑菇、露著大尖牙的變體米老鼠MrDOB,都是他的代表作。雖說這些作品看上去都癡頭怪腦、平頭扁臉,但是村上隆卻堅持說:“它們都代表著沉重的社會意義。”
在日本藝術圈,村上隆自我宣傳的功力絕對數(shù)一數(shù)二。除了與LV合作,他的作品還經常在全球著名博物館展出。M rDOB的形象也被印在T恤衫或氣球上大量發(fā)售,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品。
村上隆偶爾還會做人體造型雕塑,他做了一個名為Ko2小姐(玻璃纖維制,高約2米)的卡通大胸女,被藝術界批評得一塌糊涂。村上隆卻說,他的作品正確引導了青春期孩子的性幻想。之后,這個雕塑在紐約克里斯蒂拍賣會上拍出了56 .7萬美元的天價。此前,他剛剛入選了《時代》周刊2008年“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
展廳中天野喜孝的作品,更接近我們印象中的日本漫畫。很多人對天野喜孝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提起他的游戲作品《最終幻想》,知道的人就多了起來。他在其中擔當了人物設定、情景繪制、周邊產品制作等多項工作,并借此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插畫大師。另外,與導演押井守合作的動畫片《天使之卵》,也是天野喜孝的代表作之一。
韓國藝術家的探索
日本藝術家追求的是畫面的奇異感與可愛感,韓國藝術家則喜歡在材質、制作手法上下足工夫。他們的探索精神,在全世界的藝術界有目共睹。這次參展的李容德、金昌烈,便是其中的代表。
李容德以雕塑出名,可他的作品卻總讓一些人大發(fā)感慨:“這真的是雕塑?”因為這些雕塑并不是可以擺放在街頭的實體,猛地一看,它們更像油畫,但走近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實際上是被“內置”在一塊平板上,以凹陷和凸出形成對比。
就像這次展出的作品《跳水》、《洗臉》,李容德一貫以真人作為模特,隨著觀眾的走動和觀看角度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會產生凸現(xiàn)或隱入的不同效果,人物的表情也呈現(xiàn)出不同變化。觀者就像是在讀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從表面現(xiàn)象到重構事實,讓人覺得非常過癮。
金昌烈在國際藝壇素有“水滴畫家”之稱。原因是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就專攻以水滴為主題的畫作。比如這次展出的《水滴》,在粗糙的亞麻布上掛著幾滴晶瑩剔透的水珠,既像靜物又似風景畫。猛一看,還有些3D的立體效果。另外,除了亞麻布外,金昌烈還經常在報紙、木板甚至沙子上作畫,他說這樣才能體現(xiàn)水滴的“表情變化”。
金昌烈是個擁有畫家和哲人雙重身份的藝術家。在作品《回歸》中,金昌烈以中國漢字作為背景,穿插其間的水珠,好像漂浮在歷史記憶中的塵埃。金昌烈5歲開始學習書法,喜讀儒家著作。他作品中濃郁的東方背景,再配合西方繪畫手法,構成他對東西方文化的獨特解讀。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