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藝術拍賣已經接近尾聲,京城幾家主要拍賣公司的成交額維持了春拍時的良好態勢,雖然近期股市從近6000點一路下挫至4700點附近,令人擔心股市的熊市是否已經來臨。但藝術市場的牛市,在拍場不斷創高的紀錄中毫無懸念地穩固下去。外國藝術品也趁中國的牛市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內地的市場上,中國人買外國藝術品似乎
正在告別遠走他鄉的窘境。
于12月3日結束的北京華辰“西方油畫及雕塑專場”,因為上拍的24件作品無一不具有國外背景,即作品作者為外籍人士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該場拍賣中24件拍品有12件成交,總成交額達1408.5萬元。與此同時,中國嘉德也將于12月中旬推出一批19世紀歐洲古典油畫,作為四季拍賣會中的展賣品。外國藝術品能否搭上中國牛市的順風車而成為新貴?答案仿佛在樂觀與平和中徘徊。
投資外國藝術品從亞洲板塊開始
其實,北京華辰并不是第一家將國外藝術品推向中國內地的拍賣公司,早在前幾年,北京的中誠信拍賣公司就組織過兩場以俄羅斯油畫大師作品為主的專場,但成交結果并不十分理想。直到2007年春拍,北京翰海組織了“亞洲藝術”專場,81件拍品中約20件來自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在該場拍賣中吸引了中國藝術牛市的部分資金。從單幅作品成交額排名看,韓國藝術家金昌烈的作品《再現》以78.4萬元成交,名列第7位。日本藝術家日野之彥的《我》以57.1萬元人民幣成交價名列第9位。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以31.36萬元人民幣成交的《豪華粉紅色》排名第15位。除此以外,該場中成交價超過十萬元的亞洲藝術家(不含中國及中國港臺地區)作品還有3件,分別是以17.92萬元人民幣和14.56萬元人民幣成交的兩幅韓國著名攝影藝術家斐淮晟的行為攝影作品《畫家的衣裳——包括芮奧、馬莉雅和天使們》和《畫家的衣裳——塔德瑪和女孩子們》,以及韓國藝術家李吉雨以10.3萬元人民幣成交的《不相關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該場拍賣中有8幅作品流標,但只有一幅的作者是韓國藝術家,其余7幅均來自中國藝術家。除了這一幅流標的作品外,亞洲地區(除中國)其他國家藝術家作品成交最低的也獲得了3.36萬元的成交價,即被稱為日本“前衛婆婆”的女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花A2》。由此看出,中國買家對于亞洲其他地區藝術家作品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排斥情緒,在價格認可方面與本土藝術家也并沒有太大區別。亞洲地區藝術家的作品進入中國市場后,同樣會有一部分優秀作品取得和中國藝術家相等的價值回報。
那么,為什么中國買家會對出現在拍賣市場的亞洲區作品表現出非常自然的接受度。北京翰海油畫雕塑總監李亞俐向記者介紹說,中國買家有一小部分對國際市場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眼光不止停留在內地的藝術品市場,更是擴展到海外。由于對海外市場有著深厚的了解,這些人知道世界哪些藝術家作品值得收藏。加之亞洲地區特別是韓國、日本與中國的文化共通性,使得這些藝術家作品很快被具有國際眼光的中國買家收藏。而對于那些對國際市場不夠了解的買家,一些有實力的拍賣公司亦會通過層層篩選,最后能上拍的是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這樣,挑選值得信賴的拍賣公司就是挑選值得收藏的作品。
除了拍賣這個二級市場,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雖然在中國其本應具備的一些功能被拍賣所代替或者掩蓋。但也顯露出對亞洲其他地區藝術品的關注。來自臺灣的陳綾蕙在北京798建立了自己的陳綾蕙當代藝術空間,并著手在北京草場地再建一個1000多平米的藝術場所。她向記者介紹說,雖然目前自己代理的藝術家主要以中國內地為主,但也不排除以后會將外國藝術家作品特別是日、韓藝術家作品介紹給中國買家。另外,一些韓國畫廊,比如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表畫廊》、《孔畫廊》紛紛在中國建立分畫廊,并樂此不疲地參加各種藝術博覽會?!侗懋嬂取飞玳L表美仙說,雖然在中國參加的藝術博覽會層次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會盡可能多地參加,以期用高亮相換取高關注。目前其代理的韓國藝術家李容德雕塑作品已經在中國藏家心中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外國藝術品是否已 “入鄉隨俗”
雖然拍賣行、畫廊對外國藝術品都伸出了橄欖枝,但外國藝術品能否“入鄉隨俗”,它的春天是否真的已經來到,或者人們對它的關注度是否已經在中國藝市掀起新的波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藏家對外國藝術品的入市持有不同看法,他說,中國人具有自己的民族情感,在傳統上比較排外。而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使得自己的藝術品大量流失在外,這些年經濟好轉后,在強烈的民族情緒氛圍中,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回流的作品,而不是積極關注國外的藝術家作品。況且,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崛起后,大批企業瘋狂投資國外藝術品、房地產、股票,結果經濟泡沫化出現后,國外藝術品投資亦受到重創,花一流作品的價格買到的卻是國外二流甚至三流藝術家的作品,然后又在經濟疲軟的狀況下,以原價的三分之一賣出。這樣慘痛的教訓對于聰明的中國人來說不會重蹈覆轍。至于目前一些拍賣公司開始涉足國外藝術品市場,他認為亦是一種不得已的舉措。因為拍賣競爭非常激烈,在有限的拍品資源被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分割時,拍賣公司就會開辟更多可以成為拍品的資源途徑,并通過一些與眾不同的亮點吸引藏家的眼球,而外國藝術品正好符合了這樣的條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