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二十年催生的當代藝術家,年齡上還沒有“幾代人”的差距,但已經出現了四大金剛、70生人、“80后”三代的不同面貌。
“80后”成功個案
藝術家遲鵬打開國際知名度
遲鵬的名字有“晚一點高飛”的意思,但1981年出生的他已經是京城藝術圈內頗受矚目的新星,甚至有人預言他將是中國當代藝術界的黑馬。
遲鵬200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攝影與數碼媒體工作室,他喜歡數碼技術帶來的天馬行空的快樂,畢業前,遲鵬已經找到了可以表達自己的藝術手段,2003年遲鵬開始運用電腦技術將自己的裸體形象與北京標志性公共建筑合二為一,用妄想場景《奔》表達了青春的放肆和無畏勇氣。在此后的作品如《世界》中,他的標志性“裸體小飛人”又奔跑在紐約時代廣場等世界性虛幻世界中。
這種赤子姿態入畫的攝影作品乍一出現就引人關注,2004年,著名獨立策展人馮博一有個展覽的創意,中央美院的老師推薦了遲鵬,于是遲鵬參加了他的第一個海外展覽——紐約前波畫廊舉辦的《一對一,他們的目光》群展。馮博一說,遲鵬的作品用自我虛擬進行自我認同,代表著年輕一代對未來有明確的自信和憧憬。
作品已具備三四千美元行情
這個展覽被《美國藝術》雜志刊登了,結果國際性的展覽邀約就相繼而至,2005年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選中遲鵬作品《太陽》參加“Karlsruhe Barcelone Cambridge Toronto”展覽,同年,紐約前波畫廊為遲鵬舉辦個展《裸體午餐》,展出《空中樓閣》等8件攝影作品。據說展覽非常成功,展出的作品全部被全球的客戶收藏。目前,他的攝影作品已經達到三四千美元的價位。
2006-2008年,遲鵬繼續以急行軍速度在西方藝術市場嶄露頭角,在荷蘭的一場中國藝術展覽中所有印刷品都是用他的作品作封皮,在荷蘭一個展覽中他甚至和安迪·沃霍爾等名家同臺。
遲鵬說,自己和同代人相比,屬于運氣好的。“我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經濟上都比較優越,更要求自我的獨立,我們沒有經過中國社會的重大變革,只享受到經濟環境富裕帶來的愉悅。”中國國內逐漸成熟的經紀人、策展人、畫廊、拍賣、收藏群體,都給他們提供了前輩人未有的機遇。但遲鵬對這個“經濟時代”采取既合作又冷靜的態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