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強訪談
2008 5月29日
看到您早期的作品發現與現在的風格截然不同,但是主題還是沒有改變,都是和公共場所的健身娛樂活動有關的內容。請問您是如何開始選擇用這個主題作為您作品創作的主題的呢?
在我以前生活的地方,旁邊就有一個公園,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在公園里鍛煉身體。所以我作品的主題與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息息相關。而且,我發現人們在公園這類的公共場所鍛煉身體跳舞娛樂在中國是很普遍的現象。
您覺得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呢?
因為中國人喜歡熱鬧,扎堆兒,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既鍛煉了身體又可以交際,也是釋放自己的一種方式。
在歐洲,人們不太愿意在公共露天的地方表現自己。可是在中國,人們很自然地聚在廣場和大街上鍛煉和娛樂,并喜歡參與這樣的集體活動。雖然交際舞并不是源于中國,可是人們很愿意跳這類舞來鍛煉身體和娛樂。有時候缺少男伴,兩個女伴會在一起跳,也很有意思。
我覺得另一個原因也是人們喜歡“跟風”。鍛煉身體對健康有益,人們希望長壽,所以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怕得病。人們常說:有什么別有病,沒什么別沒錢。這種健身方式簡單方便,于是普通百姓都開始鍛煉。80年代的時候,人們沒有錢,但為了身體健康,聽說喝“紅茶菌”對身體好,于是大家都開始喝,后來又流行練各種“功”。這也屬于一種“跟風”的社會現象。
你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中老年,年輕人從來都不加入這類健身活動對吧?
對啊,大多數是中老年人熱衷于這類健身娛樂活動,年輕人有他們自己的健身娛樂方式。
看到您早期作品到現在作品的發展變化,主題上沒有太大改變但繪畫技巧上改變很多。請問您是怎樣讓您的繪畫風格更加抽象化呢?
是的,我把人物從環境中抽離出來放在單色的背景中,是因為我希望關注人物本身,使人物單純化。
環境并不那么重要了。
我曾經試圖在作品中尋找一個含義,但發現其實好玩就足夠了。在我的創作過程中得到無限樂趣這便是創作的含義。日本著名的動畫大師宮崎俊對我的作品有些影響,我作品中的人物像似卡通和漫畫中的人物,平面化。但我把人物輪廓描繪得很具體,每個人都十分真實又很虛擬。另外我認為藝術應該回到童年:簡單,純潔。
您繪畫中人物的顏色都不是現實中人真正的顏色。請問有什么原因嗎?
我所選擇的顏色都比較夸張虛假,因為我想表現一種時代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喜歡展現自己,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希望夸張、引人注目。
您是怎樣進行這種繪畫的呢?用什么方法呢?
電腦和網絡給我很大啟發。我在電腦上畫出草圖然后打印出來,之后在畫布上無限復制。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在畫布上直接畫,后來我使用一種復寫的方法在畫布上復制我的繪畫。這是一個很老的方法,米開朗琪羅曾用這種方法繪制壁畫。有點像回到童年透過窗戶玻璃描畫圖畫,很好玩的!
您為什么選擇這種重復的繪畫效果呢?
我覺得受一點安迪·沃霍爾的影響,體現工業社會中的無限復制。這也是商品社會的特征之一,所有的商品都不停地被復制,甚至生活也在被無限復制,從而變得抽象化。
重復也是一種力量。
一開始我用四方連續的方法,有規律的重復。但后來我使用自由組合的方式,打破原有的規律進行隨意的組合重復,這種隨機性又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您是怎么安排畫布上的人物呢?人物的大小比例并不一致,為什么不遵從自然的比例呢?
我不喜歡按自然比例,我在繪畫的過程中來決定人物的大小,是先畫大人然后用小一點的人填充空缺的地方。有時候人物非常緊湊,甚至沒有一點空余的地方。
繪畫看起來是二維的。但通過我對人物輪廓細節的描繪,會發現他們是三維立體的,好像真的在畫布上練功、跳舞一樣!
您希望給觀眾什么樣的效果呢?
我希望他們在我的繪畫中找到樂趣。在過去的一次展覽中,保安人員看到我的作品,便開始模仿作品中的動作,跳舞、練太極等。非常有意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