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畫家管偉駿油畫展近期在建國中路壹號美術館舉行。他的油畫,被稱為是中西合璧的油畫。在展覽現場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風格差別很大。有的作品采用了印象派的技法,有些則似乎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雖然畫面越來越抽象,但這些作品依然有某種寫實主義畫風的痕跡。
17年前,管偉駿離開上海去比利時留學。當時他在上海畫壇已小有名氣,但管偉駿說,到了歐洲他發現,自己那一套寫實畫法完全不被歐洲人接受,他被迫開始轉型。中國的古典人物、南方水鄉等題材是管偉駿所喜歡的,借鑒西方油畫的技巧融合東方元素也是很多旅居海外的藝術家常用的,因此,他的作品價值并不在藝術本體的探索上。他的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其實像管偉駿這樣的藝術家有不少,他們逐漸可以被歸納為一個群體。他們的志趣并不在藝術的先鋒探索上,他們的作品也不是為了拍賣會而創作。這些作品價格普遍不高,在中國的藝術市場上最多只能算是中檔價位,但容易看懂,并且裝飾性很強。
像管偉駿這樣的藝術家,可能就要經歷一段好時光。中國的富裕階層已經產生了包括購買藝術品在內的文化需求,他們對當代藝術品市場心存猶疑。一來因為已經很高的價位和不透明的市場操作,二來他們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當代藝術并不能順利對接。對他們來說,假如不是為了在藝術市場上投機,買一幅至少自己能看懂、也還依然是美的作品掛在自家的墻壁上,總比花動輒數十萬元買一幅意義過剩、面目猙獰的作品可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