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館“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展出取得巨大轟動后,全色美術館所挑選其中的部分精品-牛玉生個人的敦煌壁畫臨摹作品于2008年6月28日——8月1日在全色美術館舉行“敦煌藝術再展---牛玉生個展”,以饗廣大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并作為全色美術館和北京觀音堂文化大道迎接百年奧運及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題活動之一。
作為敦煌研究院專業(yè)的壁畫考古保護人員,牛玉生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位藝術大師,他不僅忠實的再現(xiàn)了一千多年前藝術珍品的原貌,更使這歷經千百年的中華藝術瑰寶進一步發(fā)揚光大。生于敦煌附近的他自幼習畫,于1985年進入敦煌研究院從事壁畫臨摹工作。期間兩度進入中央美院學習,前后長達5年。20多年以來,完成了大量的壁畫臨摹與復制,傾心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獨立完成莫高窟藏經洞絹畫《神將》臨摹工作;參加莫高窟第220窟甬道《說法圖》,西壁北側《文殊變》的整窟模型復制;參加莫高窟第45窟南壁《觀音普門品》,西壁《大勢至菩薩》的整窟復制工作;參加榆林窟第29窟南壁《藥師變》的整窟復制,以及臨摹的莫高窟第322窟東壁《說法圖》等工作,以上作品都在2008年2月至3月在中國美術館敦煌藝術大展中展出。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標。敦煌石窟位于今甘肅省敦煌地區(q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等,是世界上連續(xù)營造時間最長、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和文化寶庫。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石窟始建于公元366年,歷經十六國(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一千多年間的建造,既有中原漢族文化,也有鮮卑、吐蕃、回鶻、羌、蒙古、吐谷渾等各民族文化,既有中亞粟特、南亞印度、西亞波斯文化,也有歐洲希臘羅馬文化,文化的滲透與傳承一一固化在石窟內的雕塑、壁畫、塑像等藝術作品上,并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的創(chuàng)作不斷地演繹著歷史的變遷和藝術的沿革。
敦煌石窟藝術涉及宗教、歷史、藝術等多方面知識,45000平方米的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以及窟檐,構成了完整的敦煌藝術。敦煌藝術不僅記錄了當時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信仰,保存了豐富的中外藝術形象,還展示了中古時期廣闊的經濟、文化、科技等社會場景,反映了千年間文化的流轉與演變。
此次展出的敦煌藝術精品是牛玉生先生20多年的創(chuàng)作積累,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雕塑作品,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雕塑家段一鳴先生根據敦煌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的精美造像進行的二次創(chuàng)作。段一鳴先生工作于麥積山研究所,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yè)委員會會員,代表作有《春》、《厚土》、《毽子》系列等,其中《毽子》系列入選2008奧運景觀雕塑巡展。
全色美術館是北京全色國際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設立的私立美術館。全色美術館主館位于北京朝陽區(qū)觀音堂文化大道,其分館位于798藝術園區(qū)內,以收藏、研究、推廣中國當代優(yōu)秀中青年畫家及當代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為主,同時兼顧國內外現(xiàn)當代藝術。全色美術館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特別是推廣當代優(yōu)秀中青年畫家為宗旨,組織海內外高品位的美術展覽與精品典藏,致力于打造成為專業(yè)的、較高藝術水平和較高服務水平、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交流平臺,為藝術家和藝術觀眾、鑒賞家、收藏家提供全方位的、快捷的、便利的服務。 全色美術館曾舉辦“中華史詩”劉華龍油畫個展、周景倫油畫個展、“潔·凈”李絲云藝術個展、韓國畫家金南姬個展、“模糊的記憶”龔偉油畫個展等優(yōu)秀藝術家展覽,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觀音堂文化大道創(chuàng)建于2005年,作為地方政府支持的國內首家專業(yè)性、具有絕對領先地位的畫廊集中經營地。在業(yè)內被譽為是中國最具規(guī)模、最規(guī)范的“中國第 一條畫廊街”。畫廊街旨在打造中國畫廊業(yè)集成經營及管理的精良品牌,集中了海內外眾多精英級畫廊,匯聚了當代實力派藝術家的精品力作,成為收藏家、藝術品 投資者聚焦的新視點,并著力于提升大眾的藝術欣賞眼光和水準中,以形成健康的藝術消費觀念。
在創(chuàng)建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先后被北京市朝陽區(qū)政府、北京市政府掛牌為“朝陽區(qū)特色街區(qū)”“朝陽推介”“北京市特色街區(qū)”“北京市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匯聚區(qū)”等殊榮。 觀音堂文化大道一期自2006年6月正式開街,逐步成為以油畫藝術為主的當代藝術品經營區(qū),成功地引進了國內外高品位、有實力的50多家畫廊經營者入駐。二期于2007年6月竣工,整體規(guī)劃為以油畫、國畫、藝術品鑒賞、美術館等為主的藝術品綜合交易區(qū),除了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更有適合中西方不同文化特點 的公共藝術區(qū)、全景觀公共藝術區(qū)展廳適合中小型拍賣、藝術展、酒會等,與畫廊一起構建了優(yōu)越的文化藝術品交流環(huán)境。
觀音堂文化大道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求通過這個國際化的藝術平臺,使藝術家群體,畫廊和經紀人,基金會和博物館,以及消費群體之間, 形成一個有機的、互動的藝術生態(tài)圈,一個完整的藝術產業(yè)鏈,帶動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并為整個藝術品市場的良性循環(huán)和有序發(fā)展發(fā)揮最大限度的功能效應。
“敦煌藝術再展---牛玉生個展”既是敦煌藝術的杰出成果之一,她是全色美術館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宗旨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觀音堂文化大道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的精彩華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