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真實地反映還原歷史,浙江百位畫家先后跑遍了全國相關的紀念館和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差不多把能找到的資料全部收集到了,包括上千張照片和文字資料。”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粟裕與蘇浙軍區的成立”作者孫景剛告訴記者,“我們盡可能在照片中尋找形象,80%都來自于歷史照片。”
從“周恩來與蔣介石在杭州談判”、“九位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到“勞動模范群像”、“海島女民兵”,從英雄的頌歌到平凡的世界,藝術家該如何用手中的畫筆向公眾講述一個個“英雄故事”?如何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展現藝術的魅力?創作者們找到了這樣一個支點:通過事件、人物來體現一種人的精神和情緒。
在今天下午的創作交流會上,著名美術評論家水天中說,一幅好的歷史畫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具有藝術表現的高度和思想深度,可以表現史料甚至攝影照片不能達到的深刻性。
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們,就是這樣站在現實主義創作的基石上,繪就著歷史經典。他們在數千張草圖中,運用大面積的墨色營造了一個開闊的視野和深邃的畫境,歷史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動態的設計既精練又典型,使眾多的人物匯聚成一幅千軍萬馬奔騰不息的歷史畫卷。
錙銖必較:確保作品無硬傷
為了給藝術家提供生動、客觀、真實的歷史素材,“浙江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分別成立了題材資料組和創作審定組。來自浙江大學、浙江省社科院、省委黨史辦、浙江省博物館等10余位專家學者成為題材資料組成員。
在題材的選取過程中,史學家們本著嚴謹治學的精神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多次召開討論會,選題初步確定后,還就每個題材撰寫了立項說明,形成了7萬余字的立項說明,以啟發創作、調動畫家積累,為創作提供科學的歷史依據。為了真實地反映還原歷史,浙江百位畫家先后跑遍了全國相關的紀念館和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差不多把能找到的資料全部收集到了,包括上千張照片和文字資料。”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粟裕與蘇浙軍區的成立”作者孫景剛告訴記者,“我們盡可能在照片中尋找形象,80%都來自于歷史照片。”
從“周恩來與蔣介石在杭州談判”、“九位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到“勞動模范群像”、“海島女民兵”,從英雄的頌歌到平凡的世界,藝術家該如何用手中的畫筆向公眾講述一個個“英雄故事”?如何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展現藝術的魅力?創作者們找到了這樣一個支點:通過事件、人物來體現一種人的精神和情緒。
在今天下午的創作交流會上,著名美術評論家水天中說,一幅好的歷史畫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具有藝術表現的高度和思想深度,可以表現史料甚至攝影照片不能達到的深刻性。
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們,就是這樣站在現實主義創作的基石上,繪就著歷史經典。他們在數千張草圖中,運用大面積的墨色營造了一個開闊的視野和深邃的畫境,歷史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動態的設計既精練又典型,使眾多的人物匯聚成一幅千軍萬馬奔騰不息的歷史畫卷。
錙銖必較:確保作品無硬傷
為了給藝術家提供生動、客觀、真實的歷史素材,“浙江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分別成立了題材資料組和創作審定組。來自浙江大學、浙江省社科院、省委黨史辦、浙江省博物館等10余位專家學者成為題材資料組成員。
在題材的選取過程中,史學家們本著嚴謹治學的精神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多次召開討論會,選題初步確定后,還就每個題材撰寫了立項說明,形成了7萬余字的立項說明,以啟發創作、調動畫家積累,為創作提供科學的歷史依據。 在去年12月的初稿(草圖)審定會上, 10多位專家對作品初稿(草圖)的歷史細節可謂是錙銖必較,小到一段茶壺嘴、一套服裝、一把折扇、一個姿態都認真推敲。
“盡可能不放過任何一個錯誤細節。”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汪林茂說,“太平軍擊斃華爾”這個作品在草圖出來時,華爾的洋槍隊的軍裝畫得不對,作者剛開始畫的完全是西方軍隊的軍裝,但實際上洋槍隊的軍裝是中西混合的。
“作為歷史學家,我們得檢查這些作品有沒有硬傷。我們會給作者們上課,說明這個選題的本意是什么,應該看哪些參考資料。”題材資料組成員、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金普森說。
甚至在畫稿已出來時,歷史學家們還發現了類似的“漏洞”:“戚繼光浙江抗倭”中,“戚”是用小篆寫的,但那個時候已不用小篆;“山水詩人謝靈運”這幅畫中,謝靈運拿了一把折扇,但當時并沒有折扇。“畢竟,這些反映歷史的美術作品不是戲說類的電視劇,不能天馬行空地創作。”汪林茂對記者說,這些細節都需要修改。藝術家們的創作都得接受歷史學家們的嚴格檢閱。
擯棄蒼白:盡顯浙派人物畫功底
漫步展廳,仔細品讀宋忠元、顧生岳、梁平波等老一代“浙派人物畫”畫家的作品“岳飛心昭天日”、“越王勾踐發憤圖強”、“周恩來與蔣介石在杭州談判”,還有版畫家張敏杰的“馬可波羅的天城”、甘正倫的“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的人物,無一不向人們展示了他們深厚的人物畫功底。他們的作品為何如此傳神達意?這得益于“浙派人物畫”堅實的功底。近一個世紀以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的繪畫藝術無論是在刻畫人物的深度上,還是在對大場景大題材的把握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大批具有文化使命感、經由美術院校嚴格訓練而具有較強造型能力和較深厚創作功力的中青年畫家,已具備了駕馭和勝任大型歷史題材創作的實力。中國美術學院還設立了以歷史題材創作和研究為主的教學工作室及課題研究組,集中了一批成熟的創作人員,他們已經開始逐步實踐歷史題材畫的研究和創作。
令人欣喜的是,以中國畫見長的浙江畫壇,在這次重大題材創作工程中,油畫、版畫、雕塑也異軍突起。如何紅舟、黃發祥的“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誕生”、常青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等,傳統“浙派人物畫”的細致寫實,成為這些作品共有的堅實基礎。
中國油畫學會主席詹建俊高興地說,重大題材是一個很難表現的創作難題,浙江美術家的創作,為我們正在進行的“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這是一次精彩的創作過程。”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藝委會副主任許江激動地說,這是在建設文化大省的行程中,地域人文歷史資源與美術資源的一次重要整合。浙江的美術家們因此而進之于歷史深處、出之于現實關照,進之于內容思考、出之于形式創造。被歷史點亮的美術必將載入歷史,讓美術光耀的歷史必將同時光耀今天和未來。
讓歷史點亮美術 讓美術光耀歷史
讓歷史點亮美術 讓美術光耀歷史
讓歷史點亮美術 讓美術光耀歷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