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上午,“中國寫實畫派大型油畫《熱血5月·2008》賑災捐贈儀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26位中國寫實畫派畫家將大型油畫《熱血5月·2008》拍賣所得的3350萬元人民幣通過文化部捐贈給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初步意向用于羌族博物館的建設,以及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和綿竹年畫博物館的修復。文化部部長蔡武、副部長陳曉光、周和平,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和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20多位參與創作的著名油畫家出席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由周和平主持,蔡武代表文化部講話,并與陳曉光一起向畫家們頒發了捐贈證書。
大型油畫《熱血5月·2008》由16個畫面組成,是由艾軒、楊飛云、王沂東、徐芒耀、何多苓、劉孔喜、尚丁、袁正陽、王宏劍、朝戈、夏星、張利、龍力游、李士進、徐唯辛、鄭藝、翁偉、忻東旺、龐茂琨、冷軍、殷雄、石良、李貴君、張義波、朱春林、王少倫等26位著名油畫家集體創作完成的。
汶川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在中國寫實畫派的例會上,有畫家倡議以集體創作的方式來反映這場特大災害,并捐贈作品。這一倡議得到了藝術家們的積極響應。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聚集起來,以時代美術館作為創作基地,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從最初提出倡議到完成作品,僅僅用了14個日夜。該作品于5月26日在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出。在5月27日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組織的“共同渡過·中國當代藝術賑災義拍”中,該作品經過43次叫價,最終以3350萬元人民幣成交。
6月3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美術觀察雜志社、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承辦,時代美術館協辦的“大型油畫《熱血5月·2008》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四十余位美術評論家、部分參加創作的藝術家到會發言,對這一創作活動和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指出這是反映抗震救災現實生活的具有強烈思想、藝術感染力的油畫巨作、杰作?!睹佬g觀察》等多家媒體也極為關注此次創作,對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評論和肯定。
蔡武在捐贈儀式講話中說,這件作品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形象典型,意蘊深厚;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堪稱中國當代油畫的巨作、杰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積累了具有標志意義的藝術精品。藝術家們滿懷對災區人民的熾熱關愛,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精湛的藝術功底和獨到的藝術語言,全面而生動地表現了這場災難中的感人場面。救援官兵的舍生忘死、受災群眾的頑強自救、白衣天使撐起的生命天空、看不到盡頭的獻血隊伍……一幕幕場景透過藝術家的畫筆愈加真切而感人。作品不僅表達了大災降臨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強大的凝聚力和壓不垮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現了當代中國的新形象,也鮮明地昭示出當代藝術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人性關愛,凸顯出現實主義藝術創作的主體地位。災難無情人有情,大災有大愛,面對這場災難的考驗,參與創作的藝術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件杰作的誕生也充分說明,只有胸懷擔當道義的藝術使命,把每個藝術家的這種胸懷貫通起來,把自己的藝術個性融入到更偉大的道德理想中,才能造就感人至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藝術杰作!
蔡武部長對這件作品的社會意義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熱血5月·2008》這件藝術杰作所產生的社會價值也許是拍賣所得的3350萬元人民幣所無法衡量的。它不僅銘記了一個歷史時刻,更弘揚了一種團結關愛、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站在這幅作品前,相信每一位觀眾都會受到精神的鼓舞,這種鼓舞會轉化為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相信藝術家們也會從中受到啟發,更加堅定地擔當起社會道義,創作出更多感染人心、振奮精神的作品。
最后,蔡武部長強調,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災區人民正告別悲痛,撫平傷口,投入到重建家園的抗災新階段中。我們應深刻認識到,文化家園的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共同努力,為災區人民生活家園和精神文化家園的建設不斷做出努力。多難興邦,這場災難雖然摧毀了成千上萬個家園,但又在每個人的心中筑起一個個自強不息、團結關愛的精神家園,這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石,更是造就更多像《熱血5月·2008》這樣的藝術杰作的基石!
《熱血5月·2008》拍出3350萬元 捐建羌族博物館
《熱血5月·2008》拍出3350萬元 捐建羌族博物館
《熱血5月·2008》拍出3350萬元 捐建羌族博物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