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場特殊的拍賣會。更準確地說,這是中國美術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慈善拍賣——在不久前的保利春拍“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上,周春芽、張曉剛、羅中立、曾梵志、方力鈞、岳敏君……這些作品市價已破千萬的藝術家攜手捐贈精品畫作,全場成交額達人民幣8463萬元。
一場義拍,彰顯了當代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而在這場躋身于春拍之中的義拍背后,“隱藏”的則是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走勢。
與以往不同,今年的春拍是在兩種完全對立的論調中開始的:一方堅信,在股市震蕩后,一部分游資會流入藝術品市場,從而引發一波升勢。香港蘇富比豪氣沖天的拍賣現場、嘉德創歷史新高的9.93億成交額,似乎都驗證了這種說法;另一方卻不以為然:“股市是宏觀經濟的大窗口,藝術品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小窗口,股市不好,藝術品市場自然好不了?!倍f這話的人也絕非信口開河,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品專場的成交額僅為2300萬美元。
“看不懂!”如同撲朔迷離的股市,當代藝術品市場用“自相矛盾”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這樣的感慨。在保利現當代中國藝術品夜場拍賣上,全場65件拍品,只有49件成交,陳逸飛、張曉剛、靳尚誼、周春芽的重要拍品紛紛流拍。然而,就在幾個月甚至幾天前,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三號》拍出了4736.45萬港元的高價,劉小東的《溫床No.1》以5712萬元創下了中國內地油畫拍賣價最高紀錄。當然,定價偏低且在夜場次日即舉行的賑災義拍也讓保利吃了虧:“許多大買家在義拍中買了很多作品,但在夜場卻極少出手。應該說,公司犧牲了夜場,成全了義拍?!?BR>
但不管怎樣,人們必須接受的現實是,較之前兩年的火爆,今年的當代藝術品市場放緩了腳步——2007年,美國金融市場出現次貸危機,直接導致歐美證券市場的暴跌,并迅速波及全球其他市場,從一度流傳的中國當代藝術品藏家清倉獲利的消息來看,人們對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確實引發了藝術品市場的騷動。有人甚至斷言,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即將步入熊市。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 |
應該說,減速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難免讓一些人沮喪不已,但也許,只有這樣的市場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只要是“四大金剛”(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岳敏君)的作品,花多少錢都要買的時代已經遠去。即便是一線藝術家的作品,也同樣會因為定價太高而黯然流拍。或者可以這樣說,減速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正漸漸地向正常速度靠近。
藝術超越時空的力量
今年藝術市場的春拍大戰將近尾聲,與以往不同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整個藝術品行業團結起來,齊心協力為災區人民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各家拍賣公司紛紛舉行義拍,藝術家慷慨義捐,藏家、企業積極參與。最后的成交額也讓人感到欣慰,藝術品行業經受住了這場考驗,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同時也向社會傳達了一個積極的信息。
四川籍的藝術家們在這次賑災活動中特別活躍——著名畫家周春芽、批評家呂澎與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共同發起的賑災義拍,最終在保利拍賣公司的組織下籌得善款8472萬元人民幣。
藝術家的責任
事件回放:2008年5月12日晚12時,幾十位藍頂藝術家聚集在一起,為這場地震中受災的人們擔憂,周春芽和眾位藝術家一起商討要及時開展藝術救災活動。周春芽在商討中表示,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當代藝術家,一定要參與到這樣的救助活動中,要用藝術家的方式來關注這些災民,好好籌備一次義賣展覽,所有費用都要用于抗震救災……
災情發生后,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對災區進行支援,更有很多人直接進入災區救災,而在美術界,像這樣同步進行創作,又直接表現事件本身的創作尚不多見。這是美術界的第一筆,從地震開始之后馬上動筆,可以說是與抗震救災同步,所以就更加凸顯了這次創作的意義。
讓我們記住這些人的名字:周春芽、張曉剛、羅中立、何多苓、鐘飚、曾梵志、郭偉、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培力、吳山專、劉野、劉煒、毛焰、毛旭輝、潘德海、葉永青……他們都是美術界赫赫有名的畫家,他們的作品市場價都在數十萬甚至上千萬之間,為了這次地震后四川災區的重建,這些藝術家們拿出了他們最好的作品。著名畫家楊少斌說:“我是唐山人,十幾歲時經歷過唐山大地震,有親身感觸。我們藝術家應盡可能地給他們一些經濟上、物資上的援助,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我為這次賑災義拍專門創作了一幅畫捐出來,希望災區的人們都能戰勝困難,盡快地恢復家園?!?BR>
地震發生時,藝術家周春芽正在他的成都工作室畫一張新畫,他記得大概是5月12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在工作室畫畫的他感覺地一下子搖起來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一下沒站穩,連忙抓住桌子,這才發現整個房子都在晃。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 |
“隨后我們知道了地震的震中不是在成都,其他地方的受災很強烈,幾個南北藝術的藝術家們得知都江堰市受災非常嚴重,立刻出去買了很多礦泉水和食物,并派代表送往了都江堰市?!敝艽貉炕貞浀?。就在成都的藝術家們在這場地震行動時,遠在北京的張曉剛、王廣義、岳敏君、盧昊、展望等人也決定每人捐贈一件作品,所有拍賣收益將全部捐獻給災區人民。
5月15日,周春芽接到川籍藝術家張曉剛的電話,原來,張曉剛正在為義拍趕畫一幅2.6米的大畫,拿去參加義拍,他只是想問問時間還來不來得及。張曉剛說他在創作的時候感覺像在流淚。得知義拍的消息后,劉野身邊并沒有保存作品,但他也馬上拿起畫筆進行創作。王懷慶獲悉此事后,也立即決定將家中珍藏的一套版畫作品捐出來拍賣,但又感覺這仍難以表達他對災區的關切,于是又投入創作,力爭在義拍前完成一幅作品。潘德海聞訊后也取消了在云南的活動,回北京投入到義拍作品的創作之中。
與此同時,29位中國寫實畫派藝術家緊急集合,決定在時代美術館集體創作一幅巨作《熱血5月·2008》。如此眾多的寫實名家聯袂打造,可謂前所未有,其創作過程本身就極具重要意義。該作品長20米、高2米,由艾軒、楊飛云、王沂東領銜創作,以抗震救災為主題,借助寫實畫派的藝術追求和創作特性,截取自真實的現場畫面,呈現了抗震救災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奮力抗災的悲壯情景,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僅用了10天時間。這期間,眾多畫家從各地甚至是海外專程趕來,前往設在時代美術館的臨時場地,支起行軍床,夜以繼日地輪班創作,在保留個人特點的同時,兼顧整體風格。整幅作品一氣呵成,氣勢恢宏,充盈著藝術家們豐沛的感情,極具沖擊力和感染力,記錄下了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在時代美術館開始義展的前夕,畫家們還在增加著創作的內容。5月26日時代美術館“《熱血5月·2008》作品義展”開幕,與其他展覽方式不同的是,美術館保留了畫家在創作這幅畫時的工作情景,美術館介紹說,因為時間緊迫,作品在展出期間還有畫家在繼續作畫。5月27日,這幅還未干透的作品被送往了嘉德義拍,而所拍款項將全部捐贈給災區。
從藝術家發起義拍倡議起,到拍賣最終落槌,整個過程僅僅用了一周多的時間,而在這些成功義拍活動的背后,卻是各拍賣公司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忙碌的身影……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 |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現當代藝術部業務經理黃河介紹:“以前每舉行一次拍賣活動,至少要籌劃半年,而這次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就決定舉行義拍,只花了一個多星期就組織好拍賣事宜,我同事嗓子啞得幾乎失聲?!?BR>
在此次義拍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拍賣公司的工作人員常常一人身兼數職,每天工作到黎明。這次義拍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人員要在短短的幾天內完成聯系藝術家、取作品、整理藝術家資料、作品分類、拍照存檔等一系列工作,工作的難度和強度可想而知。
但所有的忙碌都有了期望的結果,在以最快的速度構架出義拍的各個環節后,一次不平凡的義拍即將拉開序幕,人們寄予此次拍賣能給災區人民帶來更大幫助的愿望,也在落槌的那一刻起傳向災區。
在“情系災區,傾情奉獻——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拍品中,周春芽、張曉剛、羅中立、鐘飚、曾梵志等川籍畫家的作品頗引人矚目,其中一些作品都是在震后最新創作的,飽含了藝術家對家園的熱愛之情。
鐘飚的《體溫》是義拍上第一幅亮相的作品,最終拍得110萬元。周春芽的《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作為義拍的第三幅作品拍得善款320萬元。張曉剛的《父親和女兒》底價100萬,但在兩秒鐘的時間內便攀升至500萬元。曾梵志的《希望》最終以672萬元成交。
現場競拍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只有17歲的女孩,她以35萬元拍得羅中立的《臺灣印象·補破網·六》。拍賣師現場妙語連珠:“為災區捐款就是一分一分地往上加,我們都破例”“愛心不分國界”“舉拍吧,大善之舉”等。保利方面的策劃人趙旭曾表示義拍的預估結果應該不會少于1000萬美元,拍賣一直持續到凌晨0:30,共拍得8400余萬元善款,超過了預計,現場充溢著感動。
而在兩天前舉行的“共同渡過·中國當代藝術界賑災義拍”的義拍活動上,由眾多藝術家集體創作的《熱血5月·2008》巨幅畫作,一直在推動著現場氣氛,這是全場拍賣的焦點。為紀念汶川地震,起拍價格定為512萬元,經過反復爭奪,最后幾輪競價在寫實油畫大藏家王中軍、現場的另一位買家以及場外電話委托三者之間進行。成交價達到3000萬元時,王中軍退出,最終電話委托方以3350萬元拍得,但買家不愿透露姓名。
“情系災區,傾情奉獻——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和以往一樣,收取12%的傭金,此次拍賣得到中國紅十字總會的授權和支持,傭金和成交款項將全部捐助四川災區用于醫院和學校建設。為了使藝術家和收藏家的愛心更為快捷地傳遞到災區,買家需要在7日內付款。此外,每位買家也會收到保利公司的一件禮物,以此來表彰慈善買家的善舉。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義拍藝術市場的升華
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于激情,因此藝術家在創作一件藝術品時,感情投入是相當高的。平時藝術家創作是為了展覽,由展覽刺激藝術家的創作,而面對地震這種突發事件,不但沒有阻礙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反而更能刺激藝術家的情感。參加義拍的很多藝術家,尤其四川當地藝術家甚至于堅守在四川災區,冒著余震創作徹夜不眠,經過十天十夜的創作,作品具有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高級定制”很出彩
他們將自己最真摯的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這樣的作品既具有了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又包含了藝術家們最真實的創作狀態。
這次地震帶來的感受同時被藝術家呈現在畫面上。“我不喜歡直接去描繪災難的場面,而是希望用自己的風格去表達地震帶來的傷痛?!痹缒炅魧W德國,深受德國表現主義畫風影響的周春芽仍舊沿用了“桃花”系列粉艷明媚的色彩,只不過,花叢中不再是人們熟悉的情愛場面,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骷髏頭骨。
周春芽的《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以時間作為命題,畫面上桃花和骷髏并存。桃花是周春芽最喜歡的題材,也是他現在最常用的題材。在四川,四五月份正是桃花盛開的時間,作品表現了有人離去,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表達對災難中生者的慰藉和對死者的哀悼;曾梵志的《希望》畫幅很大,長2米6,高1米8,畫面上的雜草怒指天空,天上露出彩色的曙光。他的作品是利用歷史來記錄,地震前期在陜西有火燒云的出現;鐘飚的《體溫》則描繪了地震過后的慘狀,樓房廢墟腳下是兩具橫臥的軀體,似乎還散發著熱量。
災難發生之前,張曉剛先生正在創作一幅題為《父親與女兒》的作品,地震發生后,他身處成都的女兒也在街頭露宿了數晚,張曉剛親身體會了災區人民的骨肉親情分離之苦,趕在5月23日完成了這幅作品,《父親和女兒》風格一如他的血緣系列,很溫暖人心,畫面上張曉剛標志性的血緣線在這個時刻顯得分外意義深遠。在現場激烈的競爭中,一位國際藏家給出了1000萬的價格,用事實向我們展示了愛心無國界的含義。但是后區的一位女士也同樣牽掛著災區人民,在多輪角逐之后,這位女士借著這幅作品向災區捐獻了1254.4萬元的善款。
在義拍之前,人們還在擔心藝術家這種臨時趕制的作品在創作水平上會不會有缺陷,但實際證明,面對這樣的臨時事件,藝術家們還是向大眾展現出了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他們將自己最真摯的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這樣的作品既具有了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又包含了藝術家們最真實的創作狀態。
義拍藝術品的擔擾
一件滿含情感且具有一定記錄意義的藝術作品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進行衡量的。
對于賑災義拍活動,剛開始其實存在很多非議。在一些著名的藝術論壇上,不少人——其中包括部分的藝術家,紛紛發帖質疑。他們認為,作為中國藝術市場行情飛漲之后的既得利益者,參與義拍的這些藝術家更應該在第一時間用更直接的方式支援災區。無須諱言,這些知名藝術家大都已經是身家少輒數百萬多輒上億的富人,批評者認為,大數額的捐款才更能體現他們的愛心。
相對于捐款還是捐作品的爭論,還有一種聲音也許更具有現實意義。在藝術論壇上有人倡導,藝術家不要把這次義拍看作可有可無甚至是作秀的機會,倡導者希望藝術家盡量拿出自己大尺幅、重量級的作品,并且在義拍中也不要像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常見的那樣,出現“護盤”“做局假拍”等現象。
令我們欣慰的是,在震后的一系列義拍活動中,拍賣現場的情況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而藝術家們為義拍所特意趕制的藝術品也都具有相當的水平。而對于捐款還是捐作品的爭論,我們通過對藝術家們所創作的作品進行欣賞后就會明白,一件滿含情感且具有一定記錄意義的藝術作品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進行衡量的。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藝術家義拍光榮榜
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26位藝術家集體創作大型油畫《熱血5月·2008》3350萬元
張曉剛捐贈的作品《父親和女兒》1120萬元
岳敏君捐贈的《我是龍-1》694.4萬元
蔡國強《來自天上的鱷魚》580萬元
王廣義《大批判-快遞》537.6萬元
方力鈞《2008.5》397.6萬元
劉野《哀傷——為地震中失去的孩子們而作》358.4萬元。
周春芽的作品《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320萬元
曾梵志《希望的天空》672萬元
……
震蕩中的藝術品市場
雖然在春拍期間,中國遭受了重大的地震災害,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藝術品投資市場并沒有因此受到重大的影響。不管怎樣,2008年的春拍已經進入了尾聲,多數拍賣公司都開始忙著清點戰果。雖然2008春拍總體成交尚可,但部分藝術品的成交價格已經有所下降,整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熱度已現衰退之勢。而在如此情形下,藝術品投資者與收藏者們已經開始通過向藝術品周邊領域的進入來減少自身的風險。
春拍已現藝術品投資頹勢
中國當代藝術的漲和跌無不受到經濟強勢的西方世界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景下,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也正在被這種中心定價原則所趨同化。
在股票市場一路下跌,一再突破投資人的心理底線時,另一股強烈的震蕩同樣正在逼近中國藝術品市場。發軔于美國的次貸危機,正在延伸侵入到國際藝術品市場。與此同時,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也免不了要打個寒顫。盡管大多數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征兆已經顯現無遺。
從剛結束的2008春拍不難看出,國內長期收藏投資的理念還沒有形成,買家們關注更多的是一時行情,把藝術品當股票炒的人大有人在。正因為大家都在炒短線,造成行情飄忽不穩,上漲的急,跌得也快,沒有后勁持久性。
以佛像為例,今春行情并不樂觀,估價高的明永樂銅鎏金佛流拍不少。佛像在內地真正熱起來也就兩年,短短時間價格漲了好幾倍,但收藏群體沒跟上,現在面臨回調,基礎不牢靠,行情注定是短命的。一個市場熱點出現后,不是從長期收藏投資角度出發,而是短期內一步到位,如今只能面臨尷尬境地。
當代藝術也一樣,在進入“最后的瘋狂”后,今年開始有“高處不勝寒”之勢。像王廣義的《大批判·萬寶路》成交價才980萬元(未含傭金),遠低于人們的預期。買走周春芽《黑色的線條,紅色的人體》(319.2萬元)的買家當即表示:“今年行情比去年秋拍差不少,自己沒想到這么便宜就買下來了!”當代藝術在廣泛受到人們的質疑后終于顯露疲態。
藝術品說到底是一種中長期投資品種,但現實是不少投資者指望它能“春播秋收”,大家都渴望“快進快出”,這種把藝術品當成股票對待的做法導致市場的“急功近利”,以短線的心態來從事藝術品收藏,最終無疑將造就一批套牢者。
新華書畫藝術名家訪談
藝術品既是紀念品也是收藏品
特定歷史時期固然會產生特定的主題,這都是不可再生的。而藝術家對當代生活的即時思考,也有可能成為日后的經典。因此對收藏者來說,必要的鑒賞力和前瞻性也十分重要。
藝術家們這次為賑災創作的作品作為突發性特殊事件題材還是第一次。油畫部黃河介紹,這種突發事件題材的創作比普通題材的作品更具藝術性價值。因為,無論是拍賣公司還是收藏家,最欣賞的都是藝術家的代表作,而代表作不一定是藝術家最頂峰的作品,卻能體現他在藝術轉換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歷程。并且,作品往往超出市場價值。
在2007年北京華辰秋季大型拍賣會上,吳作人創作于1949年的油畫《解放南京號外》。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北平(北京舊稱)印發“號外”,舉國歡慶。吳作人和夫人蕭淑芳攜女兒隨歡慶的人群一起走上長安街,滿懷激情地融入其中,并用一張張現場速寫生動地記錄下那一幕幕歡樂的場面。回到家中,經過選材、打稿、構圖和找模特兒畫像,一幅具有里程碑暨劃時代意義的經典油畫《解放南京號外》終于誕生了。迄今為止,這是國內唯一一幅記錄南京解放時的北平、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藝術珍品。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特定歷史時期內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美術史地位。
別樣的收藏
除了動輒上千萬的藝術品,對于普通收藏愛好者也存在同樣的現象。如近年來,不少精品煙標因存世稀少頗受市場追捧,其中以紀念性煙標和套標升值幅度最大。紀念煙標是指為紀念某一特定的歷史事件而專門印制的煙標,因發行的時間性強,故發行量較少。在藏市里硬卡紀念標的價位高于軟紙紀念標。收藏紀念煙標首先應注重收集早期煙標中有關解放紀念、國慶紀念的標品;其次應關注港澳回歸、加入世貿、申奧成功等重大事件的煙標,再次可以對毛主席誕辰百年紀念、廠慶紀念、創牌紀念等煙標予以關注,這類紀念煙標出品數量也不太多,市場價位大多在10元左右浮動。
說到2008年的收藏,奧運藏品無疑是最熱點。相比藝術品拍賣市場高昂的價格與專業的鑒賞能力,以奧運收藏為代表的一些民間藏品則是大部分人都可以玩的收藏游戲。單就投資來說,但凡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都曾形成過收藏投資奧運紀念品的風氣,北京奧運會紀念品,當然也在這樣一種大趨勢下被開拓出了足以讓人欣喜的升值空間。
在2007年,幾乎所有奧運藏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漲幅超過100%的比比皆是。針對普通大眾的奧運紀念品行情都十分看好,一只2001年為申奧成功推出的印有申奧標志的可口可樂罐,近期在收藏市場上身價已達到1000元,比原價高出了300多倍;2006年推出的北京奧運會第一組金銀紀念幣發行價為8316元,到2007年底價格已經達到2.7萬元;而去年6月發行的第二組金銀紀念幣指導價為9494元,今年1月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2.4萬元左右。
在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藝術品,由于除去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紀念價值,因此正在逐漸受到收藏者們的關注。在中國收藏業逐漸火熱的今天,這一類特殊的藝術也將在收藏市場占得越來越大的份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