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地處偏遠,但先后經歷幾次強行拆遷,讓索家村在北京藝術區名噪一時。2004年初,北京高又高經貿有限公司與索家村村委會簽訂租賃55畝土地合同,開發了這個專門為藝術家提供創作的空間,名為“北京國際藝術營”的項目。 由于租金遠低于北京其他藝術區,因此藝術營2004年剛開始運營后,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就吸引了100多名藝術家入住,包括來自韓國、挪威、澳大利亞、阿根廷、新西蘭、瑞典、英國等國的藝術家。
2005年,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發現索家村藝術營是一個未經規劃、審批的違法建筑,朝陽區城市管理檢查大隊于當年6月和11月對藝術營執行了強制拆除,拆掉了藝術營的部分建筑。由于藝術家的集體呼吁,北京市政府出于文化建設考慮,暫時保留了藝術營,拆除事件告一段落,部分藝術家因此撤離。
索家村藝術營管理人員陳先生告訴記者,據最新統計,索家村現有130多位中外藝術家,租金仍是從每平方米0.4元至0.6元不等。今年初,索家村國際藝術營剛達到收支平衡,以全營地出租面積2萬平方米計算,索家村國際藝術營今年獲得約450萬元的收益。藝術營不僅給開發商帶來了豐厚收益,原本臟、亂、差的索家村也在藝術營的帶動下有了變化。
陳先生統計,藝術家搞創作雇用的工人多達四五十人,給村民帶來了不少就業機會。隨著藝術營發展,村里的畫店、小餐館、超市都應運而生,村民也增加了出租房屋的收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