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MONTBLANC 萬寶龍積極支持中國本土文化
奢侈品與藝術的結合,往往讓那些高端人群在購買奢侈品時更看重從中獲得的內涵,同時也使品牌本身多一分貴族氣質。這已成為眾人皆知的奢侈品營銷方式之一。 當《商務周刊》就此問題采訪萬寶龍國際公司執行總經理貝陸慈(Lutz Bethge)時,他清晰地闡述了其中的關系。
貝陸慈說,藝術無處不在,藝術因其特殊魅力而在社會中產生特殊影響力。1992年,萬寶龍進入中國市場后,投入大量精力與中國本土文化合作,不僅針對中國市場設立有“萬寶龍卓越藝術大獎”,以此來表彰和嘉獎中國的藝術家,并且多次贊助和支持中國的文化活動。在藝術大獎頒予建筑設計師張欣、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和民族舞蹈家楊麗萍等3位藝術家后,2006年4月12日,萬寶龍國際公司執行總經理貝陸慈在北京宣布,萬寶龍已將5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列入萬寶龍前衛藝術收藏,并在第三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上展出。這5位藝術家是方力鈞、王廣義、王音、秦玉芬、朱金石,被收藏的作品包括三幅畫作、兩件裝置和陳列藝術作品。萬寶龍贊助并裝修的今日藝術館也成為“智慧和創新精神的家園”。
案例二:CARTIER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為商業贊助打開新局面
一直致力于藝術世界的卡地亞,在1984年就成立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此基金會旨在資助藝術創作和藝術展覽活動,并且一直秉承信念:現代藝術就是傳達當代社會心聲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卡地亞一直致力于當代藝術普及化的工作。
2006年4月22日至7月2日,日本東京成為了卡地亞藝術基金會展覽的第一站。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們在東京當代藝術館匯聚一堂,共同欣賞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成立20多年來的所有珍貴收藏作品。卡地亞用它獨特的贊助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藝術事業的支持和承諾。
案例三: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聯手村上隆創造視覺神話
村上隆的卡通世界被LV演繹得風靡了世界,一股強勁的童真熱潮迅速占領了人們的視覺空間,就連一向成熟優雅的CHANEL也在2004的早春玩起了甜美的純真風格,仿佛把人們帶回了久違的童年。
早在2003年的春天,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LV總設計師Marc Jacobs的邀請下,把路易·威登已逾百年的經典字母組合的商標變換出33種顏色,一個關于流行、時尚、消費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新神話即被全新觸動,到了秋冬,這股風潮愈演愈烈。一個是時尚王國的驕子,以年輕、叛逆、絕頂聰明的姿態駕御百年經典品牌路易·威登;一個是藝術世界的閃亮新星,以夾雜了黑暗與歡樂,融合了日式傳統與未來主義式的獨特“二次超平面”藝術震驚西方。兩個創作靈魂的相遇,帶領我們進入流行藝術的神話世界。
今年初春,香奈兒決定將其標志性的菱格紋手袋作為一個全球性展覽“流動的藝術(Mobile Art)”的靈感來源。如同席卷世界的時尚風潮,這次巡回活動在亞洲、美國和歐洲展出。
香奈兒女士提倡時裝及當代藝術創作間的對話,無怪她對畢加索、尚·考克多(Jean COCTEAU)、迪亞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伊戈爾·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I) 及普希茨(Jacques LIPCHITZ)等后來名噪一時的頂級藝術家一直熱心支持。而今,在時裝設計大師卡爾·拉格菲(Karl Lagerfeld)的引領下,Mobile Art秉承香奈兒積極投入藝術的使命,并將之延伸至未來。Mobile Art本身就是一件革命性盛事,將現今最偉大的建筑師、最具創意的藝術家、以及時裝界的經典(菱格紋手袋)三者優美結合。 “流動的藝術”將到全球五座大都市巡回展出,首站就是在香港。建筑師扎哈·哈德(Zaha Hadid)親自為展覽設計了一座折疊和運輸都非常方便的夢幻場館,在一座城市騰空而起,再到另一座城市從天而降。
香奈兒精品部總裁布魯諾·帕羅斯基 ( Bruno PAVLOVSKY)表示:“借著這次和當代藝術家的交流活動,我們希望鮮化香奈兒手袋的形象,同時重新確定其現時并奠定了未來的殿堂地位。香奈兒女士過去一直熱衷于與當代的藝術家合作,這次Mobile Art展覽,順理成章地延續了她對藝術的支持,彰顯了源源不息的品牌信念。”
奧迪作為世界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長期以來已將與高雅藝術的結合作為構建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奧迪與世界級藝術盛事的合作已長達15年,是眾多藝術活動及重要音樂會的長期合作伙伴,為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成功贊助多次中國頂級文化盛事之后,奧迪攜手CIGE 2008成為此次博覽會的協辦贊助商。
“目前奧迪有超過70%的用戶都是私人用戶,這對我們來說,是更重要的目標”,奧迪中國區執行總監何聞山說:“他們對生活有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去聽音樂會,去打高爾夫球,他們對生活有更高的品質要求。”
正是基于這樣的定位,奧迪的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奧迪自己開展的客戶調查中,這樣的方向得到了認同和肯定。而在奧迪看來,這已經成為其獨特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當然,致力于使自己成為公眾心目中最豪華品牌的奧迪,在文化藝術領域所做的努力有著嚴格的標準。“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我們都有3個標準:第一、唯一和最好。”何聞山強調。 這樣做的目的,無疑是希望向公眾傳遞一個信號:最好的車贊助最好的活動。
馬爹利干邑行銷世界,深受全球干邑愛好者的喜愛。馬爹利家族貢獻給世界的不僅僅是一系列經典的干邑產品,近三個世紀來,融合了法蘭西藝術氣質與干邑文化的馬爹利還與藝術攜手,更好地詮釋著“鑒賞的藝術”這一品牌理念。
在干邑的世界里講求藝術的馬爹利,與藝術的世界里所崇尚的獨立思維和無限創意有著異曲同工的個性精髓。正是這種精神上的契合促成了年度 “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獎項在中國的誕生與持續發展。該獎項自2004年創辦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 欣賞與褒獎了眾多在攝影、繪畫、雕塑等各種藝術領域充滿靈感與才華的藝術家們。“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被譽為是國內最具公信力的重要年度評審之一,吸引了國內眾多具有賞鑒力的藝術愛好者的關注。
案例七:當BE @ RBRICK潮流玩具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相遇
2001年,日本玩具名廠MEDICOM發明了這個玩具熊,短短數年,BE@RBRICK已經成為全球潮界數一數二的品牌,氣勢強悍,模仿其商業模式的人一大群,卻無一能夠動搖它的領導地位,這不是玩具神話是什么?單看其歷年合作過推出crossover(聯合制作的小熊)的著名團體、品牌——A BATHING APE、COLETTE、CHANEL、CARTIER、HERMES、FENDI、PEPSI、KAWS、MICHAEL LAU、變形金剛、LEVIS、X-LARGE,WINWIN DESIGN……大家應該察覺得到,BE@RBRICK已經不是一個潮流玩具熊那么簡單,BE@RBRICK是一個“偶像”。BE@RBRICK不僅聯合團體和品牌,近年來更瞄準國際當代藝術。4月底在北京舉行的BE@RBRICK MEET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慈善展覽屬于CIGE2008(2008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的特別活動之一,由CIGE與日本MILK新潮流雙周刊及Medicom共同企劃。三方均希望在展現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的視覺元素及創作形態,推動及鼓勵藝術家不斷推陳出新之同時,通過與時尚品牌的創意聯合,使更多的各界藝術愛好者可以接觸和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此展覽邀請了10位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這10位藝術家是:岳敏君、熊宇、陳可、高瑀、歐陽春、鄧卓越、雷寶棋、TK、劉野、顏磊),以Medicom旗下的產品1000% BE@RBRICK素體為載體進行藝術創作。這些由藝術家創作的1000% BE@RBRICK在CIGE期間公開拍賣,所得268萬元人民幣的善款,扣除相關成本后,捐贈給了由李亞鵬王菲夫婦建立的“北京嫣然天使基金”。
針對此次BE@RBRICK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新合作,筆者特別連線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 執行總監王一涵女士。
筆者:CIGE作為一個商業博覽會,這次為什么要做CIGE x MILK Present:BE@RBRICK meets ChineseContemporary Artists特別活動?
王一涵:CIGE舉辦這個特別藝術項目的初衷正是出于CIGE的宗旨,即通過博覽會的國際平臺來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領域內的活躍展示。延續BE@RBRICK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的模式,CIGE 2008推舉了中國當代藝術家中的的領軍人物,岳敏君、劉野、顏磊,及新銳的年輕藝術家代表熊宇、陳可、高瑀、歐陽春在小熊上進行代表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使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的視覺元素及創作形態以富有創意的形式集中展現出來。同時我們相信,通過商業品牌的傳播方式可以使中國當代藝術影響到更廣泛的群體,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培養更多的潛在愛好者和收藏群體。另外,此次藝術項目的慈善之舉得到了藝術界內的收藏家及畫廊朋友的大力支持,在貴賓慈善拍賣晚宴上共拍得了268萬元的善款,其中岳敏君的小熊創造了史上最昂貴的BE@RBRICK小熊紀錄(120萬元),CIGE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與藝術界一起為需要幫助的人們盡上自己的一點力量。
筆者:結合這個成功的案例,可否談一下藝術品、時尚和慈善之間的關系?
王一涵:從這個特別藝術項目的受關注度及慈善成交結果來看,這次合作的成功是藝術的感染力、時尚的號召力和慈善的凝聚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代藝術本身是藝術家對當下生存環境感受及觀點的個人表達,而時尚則是引導群體審美趨勢的不斷變更。在時尚品牌于中國風行之初,曾有藝術家對盲目的時尚追捧進行過批判。而在時尚品牌的成熟度和時尚品牌消費者的理性程度逐漸提高的今天,藝術家們及藝術領域愿意與一些有自己獨特文化的時尚品牌合作。通過商業鏈條來拉進藝術與大眾的距離,使更廣泛的人群接觸并且熱愛上當代藝術。至于慈善事業,我想藝術及時尚這兩個領域有更多的資源與力量為弱勢群體作出他們的貢獻,來回報這個社會所創造出的利于發展的大環境。
王一涵:自2002年以來,中國藝術市場蓬勃發展。藝術作為一種商業現象開始備受關注,從現在的市場狀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藝術元素植入品牌文化的宣傳。藝術的純粹文化氣息有利于淡化直白的商業形象,并且與某些高端品牌的創始理念存在淵源,所以品牌尋找藝術推廣之路是一種必然,而藝術品也可以借助品牌的渠道在商業社會中得到更廣泛和有效的傳播。我相信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