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寶玉,1939年生于青島市,為著名藝術大師李苦禪、王雪濤入室弟子,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文化部藝術委員等職。谷寶玉的國畫筆墨渾厚,蒼老古拙,章法離奇,情趣感人,且詩、書、畫、印具佳。其畫風得到李苦禪、王雪濤、李可染、黃胄、謝稚柳、關山月、黎雄才等諸大師的高度評價與贊揚。他的作品曾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河北、新疆等20多個省市和海外多個國家與地區舉辦展覽。出版有《谷寶玉畫冊》、《谷寶玉詩書畫印選集》、《中國花鳥畫技法》等專著。谷寶玉的美術作品也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展覽,并十多次獲得金獎。
來省會期間,谷寶玉與我省部分畫家、藝術家進行了藝術創作交流,并為省會藝術品收藏家進行了現場創作。谷寶玉的畫作,多以大自然的抽象與具象中的花、鳥、魚、蟲為索引,追求以水墨為主的形神兼備,創作出沁人心脾的作品,其擅長于用飽滿的水墨、剛勁的筆法,使畫面墨色互映,蒼老古拙,畫作筆墨傳神,氣韻生動,意境感人。
在與我省藝術家交流創作現場,谷寶玉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據谷寶玉先生介紹,其中國畫創作是在深研宋、元、明、清,從而博學青藤、八大、石濤、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的基礎上,開辟了自己的風格。他認為,中國畫高深玄妙,難以一目了然,淺嘗而知其味,而在探其幽微,品其神韻,神與意合,融會于胸,方可領略其妙,從而賦予作品以生命力。在談到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時,谷寶玉認為:世界各國都有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因其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風民俗的不同而創造出不同民族風格的作品。這些作品是經過千百年的探索研究總結而成的,都有著獨立的民族性,體現了民族的特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偉大的民族藝術品。近觀中國的一些畫家,打著“洋為中用,中西結合”的幌子,拼湊出一些染著黃頭發,穿著西裝,戴著紅纓瓜皮帽的“混血兒”作品,這些“作品”不講究筆墨,失去了民族的血脈,失去了民族的氣節,更失去了民族的靈魂,是典型的藝術敗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