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旅美畫家穆家善
近日,《海外中國傳統的守望者——穆家善中國畫國際巡回展》(上海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辦。這次展覽是今年2月4日由世界銀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始的世界巡回展的一部分。展覽展出了旅美藝術家穆家善的80多幅作品。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穆家善表示,世界銀行為藝術家舉辦展覽,所有的作品要由他們的專家挑選。和各地美術館的挑選標準不同,他們的專家是世界級的,所以要求比較高:一是要有文化代表性,有民族特色;二是作品要有國際性,應該使用國際性的繪畫語匯;三是作品既要有思想內涵,又不涉及政治。相對來說,雖然也強調學術性,但不像美術館那樣強調實驗性、探索性。而穆家善被世界銀行選中,在華人畫家中還是第一個。
當然,此次在上海的展覽,穆家善還在2月首展的基礎上是加了一些作品,那就是其中的一個特別的單元:學生時代的作品。穆家善1961年生于江蘇省贛榆縣,7七歲起受酷愛書法的祖父影響,喜歡上書畫。1981年經陳丹青岳父引薦拜齊白石弟子陳大羽教授為師,1995年經范揚引薦拜人物畫家范曾教授為師。1983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1991年攻讀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碩士研究生課程班。這些學生時代的作品就是當年的紀念。此外,1986年在上海舉辦首次《穆家善個人畫展》,清新的畫風和獨特的藝術風貌在上海畫壇引起反響。穆家善希望這組學生時代的作品能夠喚起當年參與他藝術生涯的第一個個展的師友們的回憶。
穆家善在美國不僅是著名畫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藝術教育家,現任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院長、美國蒙哥馬利學院中國畫教授。也是廈門大學、上海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多所內地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1995年他應美國三大美術學院之一的馬里蘭美術學院邀請赴美講學舉辦個人畫展,在美國上流社會和學術界引起反響,定居美國華盛頓。1998年在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和中國大使館的鼎力支持下,穆家善聯合48位亞洲一流的畫家、書法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眾多的藝術教授、文化學者共同創辦了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研究院董事局聘任陳香梅為主席、張仃為名譽院長,穆家善為首任院長。
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的創立改變了中國藝術家在海外單打獨斗的孤立局面,穆家善率領著亞洲杰出的藝術家以群體的實力沖擊影響著西方藝壇。做為唯一獲得中國教育部三屆“春暉計劃基金”的旅美藝術學者,穆家善先后應邀為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波斯頓大學、馬里蘭大學、維廉大學、馬利蘭美術學院等28所美國著名高校的研究生講授中國書畫藝術。應邀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50余所高校學巡回講學。被美國政府三次授予聯邦"教育家獎"的穆家善曾獲得《美國二十世紀成就獎》、《杰出亞洲藝術家獎》、《華盛熊貓雕塑彩繪藝術設計大獎》、等十余項國際大獎。從上世紀80年代起,穆家善先后在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上海美術館、江蘇美術館、香港中國畫廊、日本歧阜美術館、美國馬里蘭美術學院、聯合國世界銀行藝術畫廊以及世界各地美術館、美術學院舉辦28次個人畫展。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如何繼承發揚中國的繪畫傳統?穆家善指出,一定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既要講民族性,也要講當代性、國際性。他特別強調了中國繪畫傳統一定要革新,要吸收國際繪畫語言,吸收西方的繪畫構成以及創作觀念。具體而言,要在堅持中國畫特有的散點透視的特色的同時,吸收西方焦點透視的手法;要學習西方的色彩表現,探索“潑彩”的表現方式;要在中國畫水墨的基礎上用好水。南齊著名畫論家謝赫總結的“六法”沒有提到“水”,劉海粟加了一條:“水”,但還只限于“潑水”。此外,他還指出,當代藝術強調材質的探索,這也是中國藝術家值得關注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