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本質(zhì)上講,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一種低溫燒造的陶器,是一種亮釉,其光澤亮麗柔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釉色斑斕,具有古瓷器表面的瑩潤感。唐代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定,“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唐代也是當時亞洲各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唐三彩各種形象的器物都氣宇軒昂,有個性、有情調(diào)、有姿態(tài),線條流暢,骨肉停勻,神完氣足,有著獨特的動感造型,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再加上斑斕絢麗的彩釉,使唐三彩造型更是不同凡響。唐三彩富有彈性的線條,既流暢又有力的組成形體,變化自然,生機勃勃,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是光輝燦爛大唐文化的一個體現(xiàn)。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fā)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玉立,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則以馬和駱駝為多。
古代唐三彩主要用于做隨葬的器物,稱為“冥器”。唐三彩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其中以西安、洛陽出土最多,長安和洛陽是唐代都城所在,是唐代政治、經(jīng)濟中心,王公、官僚、士大夫以及富商的墓葬集中,所以唐三彩出土的數(shù)量也多,因而有“洛陽唐三彩”之說。
唐三彩釉陶制品在拍賣市場中行情看好。2003年香港富豪劉鑾雄收藏的一對罕見的唐三彩陶馬,在蘇富比紐約拍賣會上,被一位猶太商人以高達157.6萬美元購得,創(chuàng)當年同類古董拍賣價最高紀錄,拍賣的一對唐三彩陶馬,造型完美、栩栩如生。其中一只是黑馬,白色長鬃,綠色馬鞍,身高27口寸,長30口寸;另一只咖啡色馬,深棕色短鬃,身有白色斑點,高26口寸,長30口寸。兩只馬體態(tài)健壯,姿勢雄美,是劉鑾雄于六七年前低價購入的。2005年3月30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舉辦的中國瓷器藝術(shù)品專場拍賣會上,上拍的21組共計29件唐三彩器物獲得了圓滿成功,成交12組計15件,其中估價20萬-30萬美元的第135號拍品為一對唐三彩鎮(zhèn)墓獸以38萬美元成交,估價15萬-18萬美元的第145號拍品唐三彩馬(以藍三彩為主)以19萬美元成交,第139號唐三彩馬以13萬美元位列第三。一件高15厘米的唐三彩龍柄壺以64506元人民幣成交,這是近年來國際范圍內(nèi)上拍唐三彩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2005年9月20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高58.3厘米的唐三彩仕女俑以595440元人民幣成交;2006年5月2日在崇源國際拍賣會上,一件唐三彩打馬球女俑(一對)以3742330元人民幣成交;2006年6月22日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件高49厘米的唐三彩馬以440000元人民幣成交。中國嘉德舉辦的第79期周末拍賣會上,曾以10萬元拍出一件海外回流的唐三彩馬。該公司舉辦的第82期小拍上,由海外回流的第2214號拍品唐三彩駱駝激起了競買者的熱情,經(jīng)多方競價,最終以9.2萬元成交。與國際市場相比,國內(nèi)的成交價格相差甚遠,這與國家的文物保護法規(guī)有著直接聯(lián)系,但是近年來中國藝術(shù)市場成交良好,大部分拍品從海外回流,對于青睞收藏唐三彩的人來說,目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
由于唐三彩傳世數(shù)量有限,目前市場上所能見到可以買賣的唐三彩器,只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傳世品,其二是海外回流品。唐三彩的復(fù)制和仿制工藝在洛陽己有上百年的歷史,經(jīng)過歷代藝人們的研制,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shù)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對真品、高仿品的鑒別有四要:一要先品造型、神韻,二要查胎體、胎質(zhì),三要看釉質(zhì)、釉色,四要分析裝飾、底板。真品唐三彩裝飾物很多,件件飾物做工都一絲不茍,十分到位,而仿品則很難做到處處都天衣無縫。
仿品則因為生產(chǎn)時間不長,器物表面沒有經(jīng)過酸、堿、鹽等地下化學(xué)物質(zhì)的千年腐蝕,釉面新而明亮,上手摸釉面光滑而順手,沒有真品的“澀滯”感。經(jīng)過打磨作舊的仿品,雖然看表面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但這種仿制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磨擦的痕跡。如果側(cè)光仔細觀察,在釉面就能看到經(jīng)過打磨而產(chǎn)生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撫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覺。真品三彩柱型器都是使用模制法成型,雙模左右拼合而成,局部修胎。器物底部或主體下部中間留有一孔洞,透過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合模時的痕跡,并可以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手工痕跡。仿制品則用現(xiàn)代高精度的打磨器處理,反倒雙模拼合處畫蛇添足。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shù)的特點,采用堆貼、刻劃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礦有力。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