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墨畫社是文革后中國第一個美協之外的書畫藝術團體。自成立之日起,海墨畫社一直致力于繼承和弘揚“海上畫派”的優良傳統,續寫了前輩大師開創的生機勃勃、雄強壯觀的海上畫派的新篇章。
今年是海墨畫社成立30周年。為展示畫社在海派藝術探索和創作新成果方面的最新面貌,海墨畫社挑選了62位書畫家、篆刻家的124幅作品在豫園聽濤閣展出。應鶴光、吳承斌、陳世中、汪亮、董之蕾、汪家芳、任耀義、陶為浤、江圣行、莊中亮、惲甫銘等書畫篆刻名家都有精品參展。這些作品風格多樣,精彩紛呈,既是海墨畫社建社30年來辛勤耕耘的藝術成果的重要展示,也是百年來海派書畫藝術在當代的集中展現。
豫園自明嘉靖年間肇建時起就和書畫結緣,董其昌、王世貞、王穉登、林則徐等都曾是豫園的嘉賓,他們在此留下的墨寶至今猶存。
豫園也是“海上畫派”的發祥地。清末,以豫園書畫善會等為代表的眾多書畫團體的成立,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發展到近代的又一個高峰。高邕、楊逸、吳昌碩、錢慧安等前輩得風氣之光,立足上海,破格創新,作品雅俗共賞,從而開創了中國畫壇上的主要流派“海上畫派”。
長期以來,海派書畫及書畫家更與豫園結下了不解的情緣。1979年,在豫園管理處的大力支持下,富華、房介復、錢行建、韓天衡、龔繼先、張阿杰、唐逸覽、陳世中、應鶴光等14名中青年書畫家在此發起成立了海墨畫社(現為上海美術家協會海墨中國畫工作委員會),王個簃、劉海粟、謝稚柳、唐云等都曾任畫社要職。
2006年7月海墨畫會和豫園管理處聯手舉辦了《袖里翰香——海墨扇面書畫作品展》,海墨畫會將留泓簃和桑浦書屋珍藏的20位海派前輩所作精品和海墨畫會50位畫師的80幅近作同室展示,清晰地展示了海派書畫興盛發展的脈絡,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賞。
此次《海墨春秋》畫展再次為游客提供了一次欣賞海派書畫精品的機會,部分展品在展覽結束將在豫園永久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