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藝術現在已經不再簡單與純粹,沾染上太多的市儈之氣。原本屬于那些精英階層的藝術家也開始多動起來,開始投入到藝術市場的溫暖卻虛偽的懷抱。如今的藝術是什么?是與那些昂貴的奢侈品同步而流的時尚俘虜?還是與生活如膠似漆的情人?亦或是與商業同流合污的狐朋狗友?
但是,藝術總是在這個社會中得以生長和發展起來的,與時尚的同步、與生活的纏綿和與商業的交匯都是難以避免的,而且這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這些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藝術傳播的速度、廣度和親和力,也令藝術展現出一種在別的時代難以看到的光彩和內涵。
于是有了層出不窮的藝術結合藝術機構開的藝術餐館,有了既是畫廊又是休閑場所的藝術酒店,也有了藝術家為奢侈品代言廣告的新鮮舉動,甚至是生活家居中常用的盤盤罐罐和衣服錢包,都成為當代藝術表現自我的最佳陣地。
一方面,藝術距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另一方面,藝術卻在遠離真實的生活,令我們幾乎快要忘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真正的生活中有時充滿殘酷、冷漠和虛偽,有時平靜、舒適而慵懶,但是藝術中的生活卻是充滿理想的、震撼人心的、令人向往的,甚至是妙不可言的。如果你的生活中想少一點無聊,多一點刺激的話,請不妨也睜開眼睛仔細審視一些當代藝術的存在吧,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體悟!
讓藝術為生活增添一些可以在茶余飯后討論的“八卦”,也讓我們慢慢學會享受生活和追求“奢侈”,也許這便是現代人所要追求的理想。
藝術授權商品:實現并拓展藝術品的多元價值
轉向事件(部分):
2006年6月7日,北京宋莊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與國際藝術授權機構Artkey就宋莊原創藝術版權保護和藝術授權服務簽訂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協議。
轉向描述:
目前宋莊是國內當代最大規模的原創藝術家聚居區,此次與國際最大的東方藝術授權機構Artkey聯手合作,開創了我國規模化保護和開發藝術原創知識產權的先河,成為亞洲首個當代藝術規模化授權區域。合作內容包括全面引進國際藝術授權模式以推動宋莊“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建立當代藝術授權業示范基地以推動中國原創藝術家藝術版權的保護與開發,以及形成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收藏與展示中心等。
轉向分析:
根據國際授權組織LIMA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Industry Merchandisers' Association)研究統計,2002年全球授權商品市場價值總計1728億美元,較2001年成長4.3%。該授權主體設計藝術與出版授權、品牌和商標授權、卡通造型肖像、娛樂、流行服飾、網絡和互動多媒體以及運動7大類。其中藝術類最為搶眼,2002年達到180億美元,增長率達到5.8%,叫國際授權產業的平均增長率4.3%高出1.5%。
“藝術授權產業”,即:通過license和license之間的串連,可以把版稅產生出來,讓授權商和被授權商之間運用藝術家的作品來得到其應有的報酬,并將版稅回饋給藝術家。藝術授權商品的產生與藝術家著作權的轉讓密切相關。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其中只有著作財產權可以轉讓與繼承。在中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死后的50年,50年后作品方能成為公共財產。藝術機構只有在取得具有著作權的藝術家的書面同意以后方才可以將其作品運用到商品制造和大量復制中。藝術授權商品的產生表明藝術家開始對著作權重視起來,也標志著藝術品開始實現并拓展自身的多元價值,即: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借助當代藝術作品傳達的品味和情趣來提升普通商品的品質和價值,于是普通商品不再普通,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和市場價值,更具有藝術價值,精英藝術開始走進大眾視野和大眾生活,成為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標志和象征。
藝術生活:從附庸風雅到心靈享受
轉向事件(部分):
1、方力鈞的茶馬古道和岳麓山屋、張蘭的蘭會所以及唐人在圣之藝術空間2樓的餐廳
2、2007年8月16日,呂勝中擔任SONY BRAVIA液晶電視機的形象代言人。
轉向描述:
方力鈞創辦的岳麓山屋和茶馬古道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餐廳之一,分別經營湘菜和云南菜。無論你坐在餐廳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欣賞到俸正杰、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鈞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可以品嘗特色地方美食,還可以感受當代藝術的視覺魅力。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0月,阿特塞帝畫廊還在茶馬古道舉辦了“食欲展”,方力鈞、俸正杰、李津、羅氏兄弟、馬六明、譚平、王慶松、楊少斌、葉永青、岳敏君、曾梵志、張曉剛、周春芽等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都悉數到場,展覽作品涵蓋油畫、國畫、版畫、攝影、雕塑等多個領域。張蘭的俏江南憑借劉曉東的《三峽好人》一舉成為國內知名的藝術餐廳,并創建了蘭會所,有望挺進798。與此同時,據說唐人也將在圣之藝術空間的2樓開始自己的餐飲事業。除了餐飲,在家電方面也不發者也不乏當代藝術的影子,比如索尼在去年推出的BRAVIA液晶電視機,就請呂勝中擔任廣告的代言人,將呂勝中創作小紅人的感受與索尼廣告強調的紅色主題結合起來。但是因為索尼這個品牌,廣告還是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和責難。
轉向分析:雅昌藝術博客F5T oF6S3o"J+@
生活中離不開的是衣食住行,當藝術和生活聯姻以后,不管是在就餐的餐廳還是在居住的房子,不管是身上穿的衣服還是日常用的生活用品,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地看到藝術的存在,甚至是那些原本并不流行的壁紙都打出了“讓藝術裝點生活”的口號,藝術似乎與生活沒有了距離。但能否說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藝術生活呢?不一定!藝術生活不是簡單的將藝術和生活硬生生的拼合在一起,而是應該反該放在一種更高的高度去分析。藝術生活強調的是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代表著一種現代人追求真正高品質生活的美好理想,也許現階段國內的藝術消費群還不具備真正理解當代藝術的藝術素養和知識儲備,但是只要心存理想,理想終究會成為現實!
藝術時尚:藝術品奢侈化還是奢侈品藝術化?
轉向事件(部分):
1、英國前衛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以真人骷髏(一位35歲的18世紀歐洲男子)為“模具”,創作了名為《獻給上帝之愛》的“白金鉆石骷髏”。
2、2006年冬,中國當代藝術家丁乙受邀為愛馬仕設計了第一款由中國藝術家設計的絲綢方巾。雅昌藝術博客A['SX4nG2g#Cn
3、2007年11月4日下午3點,趙半狄的熊貓時裝發布會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的一部分在北京時尚設計廣場舉行。
轉向描述:
下文要提及到的三位藝術家:
第一位是前衛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他創作的白金鉆石骷髏一度令世界感到震驚,整個骷髏造型用2156克白金鑄造而成,上面鑲嵌有8601顆重達1106.18克拉的VVS級高純度鉆石,僅鉆石的價值就高達12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3億元),位列“世界十大奢侈品之首”。8月30日,這件作品以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2億元)的價格被某投資集團收購。
第二位是丁乙。去年的愛瑪仕邀請了三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設計絲綢方巾,丁乙就在受邀之列,他為展覽設計了一款名為“中國韻律”,以“十字”為創作標志的絲巾,這也是愛瑪仕第一款由中國藝術家設計的絲巾。
第三位是趙半狄,他以時尚的名義推出了他的“熊貓時裝發布會”。在談及時裝設計理念時,他說要見證中國社會中那些不可忽視、最鮮活的各階層的人物的存在,通過服裝來表現“中國社會多種階層,多種人物爭奇斗艷的一幕”。
轉向分析:
自古以來,奢侈品作為時尚工業的頂峰,一直是少數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戲,包括珠寶首飾、高檔服裝、名牌汽車等。真正的奢侈品應該把藝術作為審美的終極目標,把藝術當作奢侈品的靈魂。由于中國的奢侈品的起步較晚,至今還內有一個品牌可以在世界奢侈品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現在不管是時裝設計師還是珠寶設計師都轉正成了藝術家,許多當代藝術家也順其自然地進入到奢侈品的行列,使人說不清藝術品和奢侈品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房方這樣說,“時尚和藝術就是狼狽為奸”,你覺得呢?
令我們不明白的是,一方面,藝術以生活的名義與大眾的消費文化發生關系,一方面卻又以時尚的身份自我提升,成為一種奢侈的游戲。我們也許不能明白,不過說回來,為什么要那么明白呢,畢竟沾的上藝術的光的人畢竟是少數。
藝術環境:藝術品投資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轉向事件(部分):
1、中國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3.61,經濟增長率達到11.9%。2008年第一季度的GDP為61491億元,同比增長保持在10.6%。
2、2007年6月,民生銀行首家推出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產品。
轉向描述:
中國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3.61萬億美元,超過先前核算的11.4%。美聯社認為2008年中國將有望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注:2007年,世界GDP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美國(13.8萬億美元)、日本(4.3萬億美元)和德國(3.3萬億美元),中國(3.2萬億美元)則超過英國(2.8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2008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在初步統計后公布,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8.0%,漲幅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對藝術品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藝術品的融資渠道有了進一步的擴展。民生銀行在2007年6月公布《藝術品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近兩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正經歷著兩位數增長的時代,中國傳統藝術品和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表現都是越來越強,尤其是油畫藝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民生銀行找到了這個契機,推出“藝術品投資計劃”號理財產品----“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板塊”,這是國內首家參與藝術品市場交易的資產管理產品。產品起售金額為人民幣50萬元,期限23個月。客戶預期年收益率30%-50%,且上不封頂。產品將面向私人高端客戶限量發售,募集資金將按照一定比例投資于中國現代書畫和中國當代藝術品。
轉向分析:
北京與上海兩個直轄市,以及廣州、青島、深圳、龍口、杭州、義烏等城市的人均GDP都已超過6000美元,這是產生強大藝術市場的重要先決條件。從2001年到2008年短短幾年的時間,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具備了消費藝術品的能力和水平,加之比炒股等投資項目相比,藝術品投資的風險小,增值空間較大,甚至可以說是暴利,于是,藝術品融資的遇到不僅僅限于傳統的收藏家和收藏機構,而是拓展到更大的范圍,比如城市的工薪階層、企業白領、演藝界明星、大型企業、甚至是那些夢想一夜暴富的人們。銀行也不示弱,民生銀行推出的“藝術品投資計劃”號理財產品----“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板塊”就是滿足現代人們對藝術品消費和投資的需要,這個舉動把藝術品投資推動了風口浪尖的地方。
但是俗話說,爬的越高,摔得越重。如何在這場冒險的投資游戲中大獲全勝呢?除了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之外,還要有高品質的藝術品鑒賞力和審美能力、良好的藝術界的人脈和錢脈以及冷靜客觀的觀察力和判斷力,這些都缺一不可哦!如果你還不具備這些的話,請抓緊時間補課吧!
藝術國際化:實現真正的國際化還有待時日
轉向事件(部分):
1、2003年開始,國際性畫廊和藝術機構大量進駐北京,比如阿拉里奧、尤倫斯等。
2、2007年上海國際畫廊博覽會獲得好評。
3、2008年6月4-8日舉行的第39屆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現在畫廊、北京U
空間、上海香格納畫廊和廣州維他命藝術空間等4家中國畫廊進入。
4、2008年在月亮河當代藝術館、索卡畫廊、北京藝門畫廊等幾個重要的東南亞展覽。
轉向描述:
藝術國際化涉及到四個方面的轉向:
第一,國際性藝術機構大量進駐北京。
2003年798藝術區正式形成,直到現在,形成了草場地、酒廠、壹號地等畫廊聚集區,國際性畫廊紛紛進駐,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阿拉里奧、四合苑、常青畫廊、空白空間、日本東京工程、麥勒畫廊、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
第二,國內畫廊博覽會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加強。
自199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創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促進中外藝術交流,繁榮發展藝術市場,參展畫廊涉及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等40多個國家與地區,是目前國內及亞洲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藝術博覽會。根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的上海藝術博覽會的觀眾人數約為5萬人次,其中高端人群參與活動的力度有所加強,“新面孔”的藏家占了很大的比例,現場成交量約為6700萬元人民幣,比2006年增長了700萬元。
第三,國際畫廊博覽會中,中國畫廊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強。
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以其悠久歷史和巨額交易被視為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表”,每年精選300家畫廊。以往入選博覽會的畫廊以韓國居多,但2008年的博覽會上的中國畫廊數量由2005年的2家增加到4家,以后會一直保持。
第四,國內藝術機構的關注點開始擴展到國外的當代藝術,2008年以東南亞藝術為主。
2008年,無論是陸蓉之在月亮河當代藝術館策劃的開館展,還是索卡畫廊在2008年的展覽中心都放在了東南亞的當代藝術上,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標志,說明中國畫廊和藝術機構開始具備國際化的藝術視野和眼光。
轉向分析:
從以上四點看,藝術國際化已經呈現出互動式的發展,一方面,國外的藝術機構和大型藝術博覽會開始看到中國藝術的潛力和后勁,正如2005年巴塞爾藝博會的策展人薩姆.凱勒所說,“我們的目的是把中國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和畫廊都吸引過來”。
另一方面,中國的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也不再局限在國內的幾個藝術大腕,而是走出國門仔細審視全球當代藝術的發展和變化,挖掘那些未被開發卻值得關注的帶有地方特色的當代藝術。與此同時,中國近年來崛起的幾個藝術博覽會也紛紛把視野放開,比如說上海的藝術博覽會和北京的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在嚴格的遴選后,使歐洲的畫廊、亞洲地區(除中國外)的畫廊以及國內本土的畫廊同時出現在博覽會上,真正實現同一個平臺的藝術交流和藝術合作。但需要強調的是,由于中國本土的畫廊和藝術機構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所以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還需要加強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和專業水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