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新北區薛家鎮,隨著華夏工業美術產業博覽園的揭牌開園,這里成了一座傳統文化和工藝美術的集市。來自常州和全國各地的工藝美術品旖麗多姿,捏面人的、吹糖人的、賣虎頭鞋的、賣塤的、賣風箏的、玩雜耍的……許多我們久違了的各式小生意也聞訊而至,讓到場的人格外好奇。
全國工藝高手的舞臺
梳篦、竹刻、刻紙、牙刻、景泰藍、彩絨畫……這些如繁星般璀璨的民間工藝散布在我市各鄉鎮,享譽海內外。留青竹刻有徐素白、白士鳳兩大家族流派。徐秉言、徐秉方兄弟繼續其父衣缽,半個世紀鍥而不舍。徐秉言被世界竹藤組織授予“竹工藝大師”稱號,2008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落槌,徐秉方的《青山流瀑》以67.2萬元奪得當代雕刻專場桂冠。第三代徐氏留青竹刻傳人——徐秉方之女徐文靜、徐春靜以及徐秉言之子徐風、女婿沈華強的竹刻作品以深邃的文化內涵為海內外所關注。白士鳳之子白堅仁被授予“世界華人優秀藝術家”稱號。此外,白雪飛、范遙青、邵風豐的作品也屢獲國家級獎項。亂針繡的第二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亞先半個世紀秉承鼻祖楊守玉的品格精神,與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潘細琴、孫燕云、單云娣、省工藝美術名人狄靜等獻身亂針繡,在群芳斗艷的中國繡壇脫穎而出。朱曉坤、周蘊華、殷卓寧、孫榮才、周冰是金壇老中青三代刻紙藝術家的杰出代表。
據不完全統計,常州現有工藝美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業及藝術家工作室百余家,從業者近萬人。其中,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2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6名,省級工藝美術名人9名,高級工藝美術師35名,中、初級工藝美術師百余名。
早在正式開園前,我市工藝美術名家簫劍波、孫燕云、徐秉言、金松群、單銀娣、黃洪德等大師紛紛在此“安營扎寨”。全國的一些著名工藝美術企業也慕名而來。如江西桐青金屬工藝品有限公司、揚州工藝美術集團、遼寧東明工藝公司等單位,他們帶來的產品讓常州觀眾耳目一新。
藝術與商業的結合地
在博覽園里,記者見到,首幢工美大樓內數千平方米的空間已被“瓜分”完畢,一樓、二樓內,常州的留青竹刻、象牙淺刻、紅木雕刻、亂針繡、景泰藍、梳篦、剪紙;南京的云錦、揚州的漆器、蘇州的核雕、宜興的紫砂、東臺的發繡、江西的工藝銅器、遼寧和福建的木雕等工藝品交相輝映,讓人目不暇接;三樓是書畫專場,匯集了省內多家畫廊,我市書畫家的精品力作有專廳展示。環繞鳳凰河的10幢別墅,也有大師躍躍欲試,有意進駐。
“這里是一座橋梁,橋梁的一邊是藝術,另一邊就是市場。”開園儀式上,一位北方口音的外地工藝美術家對記者說。
而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的目標顯然不止于此。園區負責人介紹,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由市文廣新局、新北區、薛家鎮、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共同籌建,將力求打造成為一個集展示、創作、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全國工藝美術產業聚集地、全國工藝美術研發傳承之地、全國工藝美術人才培養之地、全國工藝美術文化旅游之地。
為此,博覽園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內聯外引,吸引全國優秀的工藝美術大家和產品進駐園區。如博覽園配有地下車庫的4幢工藝美術大樓,開園三年內將無償提供給商戶使用;首期10套沿河景觀別墅將以優惠價出售給大師們;對于政府鼓勵的新辦文化性企業,經認定后將按規定減免其相關稅費;首批進場企業免費提供裝修。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