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美術館的興起,體現了我國藝術事業的繁榮和多元。可以預見,它們將與國有美術館一起,在全國各地星羅棋布,共同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譜寫美術發展的歷史。
如果藝術發展的歷史像長河,那么美術館就像是水庫。它收藏、展示、研究、普及各個歷史時期和各個側面的藝術現象和藝術成果。
從這些年出現的民營美術館情況來看,它們往往都有企業的背景,往往是從企業對藝術品的收藏開始,有了相當積累后,水到渠成。剛泰美術館也是這樣。它的收藏結構體現了民營美術館的特色和優勢。它敏銳地捕捉了藝術市場的最新動態,果斷地把一件件精彩的藝術品收入囊中。它不偏不倚地同時在國畫和油畫領域展開收藏,相信若干年后我們再來審視其收藏體系,看到的將是生動形象的中國近現代和當代美術的歷史。
一個好的美術館離不開學術定位。剛泰集團過去并不從事文化藝術,它明智地依靠專家學者,組成學術顧問團。從它開始收藏,到美術館的規劃建設、作品的陳列、展覽的策劃,都是和專業人士和專業機構密切合作。它開館的第一個展覽,就是與中國美協、上海美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風景·風情”全國油畫展》。上海市美協、書協等在該館設立了考級點和創作基地。
它以企業贊助和收藏為推動力,組織藝術家創作,策劃了一個個有影響的藝術展覽。
剛泰美術館將這一切成就歸功于它的學術顧問團和許許多多為他們提供了學術幫助和支持的個人及團體。在半周歲紀念的活動中,精心策劃了一個“顧問作品展”,印制了畫冊,既展現這些藝術專業人士的學術成果,也展現了剛泰美術館對藝術家的尊重與呵護。
成功的專業應該是雙贏的。美術館和藝術家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的。
(上海剛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近日舉辦多位書畫名家作品展,并邀請方增先、劉旦宅、張桂銘、盧甫圣、施大畏、陳燮君等海派名家共同參與。程十發作品也列入展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