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塔跡,它們是水明的作畫題材;江南亦多才子,水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現代人正興奮地標榜將沃土變成鋼筋水泥為文明,狂熱地追求代表高水平物質享受的機器產品,每個人都向往擁擠都市并以迅速變村民為市民為榮,畫家熱衷繪制能產生直接經濟利益的媚俗畫時,還有人在描繪被欣賞快餐文化的新人類不屑并認為老考的廢墟--塔跡--一種傳遞出悠遠傳統歷史文化情境的建筑,并以一種文人化的情懷,創造一種江南式的詩化意境,在這浮躁的商品經濟社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卻又難能可貴。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水明有較好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和開闊的世界文化視野,面對繁復浮躁的當今藝壇,能以遙遠的眼光看待世界和描繪事物。在多年的藝術探索中不盲從潮流,通過冷靜的抉擇與探索,從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畫和現代黑白老照片中獲取靈感、汲取營養,利用歐洲油畫的技術材料體系,以深沉含蓄的表現手法傳遞出一種悠遠回味的歷史感和朦朧遐想的懷舊感。作品樸實、雅致,立意深遠,充滿書卷雅趣,具有一定的美學境界和詩化品格,體現了中國藝術的寫意精神,開始形成了本真、自然的獨特繪畫風格。
藝海無涯。相信水明會再接再勵,在油畫創作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不斷完善,尋求新的突破。唯其年輕,可以期望,他的前途正無可限量!
項仕中(西安美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