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國際當代藝術展,已步入第39個年頭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于6月3日如期開幕,本次展覽緊密關注金融動蕩時期世界藝術市場的潮流趨勢。大約6萬名藝術家、收藏家、畫廊和藝術愛好者參加本次為期四天的展覽。近期創出新紀錄的拍賣價格表明,盡管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但藝術市場依然保持了彈性。
沒有中國和印度,
簡直乏善可陳
在本次博覽會中,逾300家全世界最主要的畫廊展出了超過2000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家來自五個大洲,說明全球化業已擴展到藝術領域——一位名叫尹卡.索尼貝爾的尼日利亞畫家的作品,就表現了一位站在地球儀上跳舞的女子。
全球各地畫廊,紛紛鉚足力氣往這一知名博覽會里鉆,但它的藝術新銳之氣逐步衰退。如果沒有中國、印度等非西方世界藝術家的作品,整個博覽會幾乎乏善可陳。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在對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進行報道之時,也把關注點停留在這些非西方國家的藝術家們的作品上。
藝術家舒勇:
此行沒有驚喜
著名藝術家舒勇親臨當地觀展。之前他本來打算攜作品前往,但因故作品未能如期展出。在他看來,本次展覽作為一個國際級的藝術博覽會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但沒有意外的驚喜。
“盡管展覽保持了高端、一流的水準,制作很精良,但我還是有點失望,老面孔多,新面孔少,作為一個藝術品銷售博覽會,展覽其實是超級富豪的游戲。”舒勇說。
就舒勇介紹,選取成功的、經營好的畫廊以及有知名度的藝術家是巴塞爾藝博會一向以來的標準,總的說來,巴塞爾藝博會展示的是前衛藝術的成果,而非開拓和挖掘有潛力的藝術家,從這一點上來說,巴塞爾藝博會的風格相對保守。舒勇介紹說,參加博覽會的人幾乎都是業內人士,富豪云集,鮮有圈外人,作為一個成交量相當不錯的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博會既是藝術的盛會,更是商業的展覽。對于巴塞爾,舒勇說不要有更多的期望值,它一向表現平穩,不會出現太多讓人意外的驚喜。
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備受頂級藏家關注
在本屆巴塞爾藝術展上,中國藝術是一個大賣主。近期宣稱將在奧運會召開期間于北京設置分支機構的威爾登斯坦畫廊,帶來了張曉剛和張洹的作品。畫廊主席艾恩.葛里姆薜爾稱,開展當天兩人的大部分作品已經售出。其他西方藝術畫廊很快也將擴展到中國。詹姆斯.科恩畫廊稱,他們將于7月10日在上海開設分支機構,紐約畫廊前主管亞瑟.索爾威已經前往中國主管運營。該畫廊將展出徐震、季云飛等人的作品。在本屆巴塞爾藝術展上,詹姆斯.科恩畫廊也對這二人的作品進行了展示。
中國此次入選的畫廊有四家,參展的藝術家有十幾位。在現場,舒勇能明顯感到這些世界頂級藏家們對中國當代藝術頗感興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成了眾多藏家覬覦的稀缺資源。舒勇說在開幕式的前一天,大藏家們就開始著重關注這些作品,唯恐錯過。這種情景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的地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