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畫報記者 李雪梅
2000年以前,“劉燦輝”這個名字對于美術界還很陌生。幾年來,這個“新人”不斷推出新作,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01年,劉燦輝版畫作品《虎門的故事》獲廣東省美展優秀獎。2003年,版畫作品《今日圍頭村》獲深圳市美展銀獎、廣東省美展銅獎,并于次年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最為令人稱奇的是,2004年,劉燦輝剛剛由版畫轉向國畫創作,就有兩幅作品《我們村的舞獅隊》和《血肉長城》入選廣東省慶祝建國55周年美展,同時入選的,還有他的兩幅版畫《今日圍頭村》和《鄉親旅游團》。同年,版畫《佛門》獲廣東省美展金獎。2005年,劉燦輝國畫作品《兒時伙伴》又入選廣東省第四屆中國畫展覽。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劉燦輝便由深圳市到廣東省并延及全國,以其大氣磅礴、沉郁遼闊的獨特藝術風格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走近劉燦輝,我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出道”時間不長就成績斐然的“新人”,其實已年過半百,還有著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劉燦輝不僅是個老兵,在部隊期間有過近10年的美術創作經歷,而且,至今和部隊仍有很深的淵源。人們常說:自古軍旅出英才。信焉。
1970年底,不到20歲的劉燦輝應征入伍到原武漢軍區某部。這個清秀的廣東青年在部隊寡言少語,惟一引人注意的是他無師自通的繪畫才能。在連隊摸爬滾打半年多后,劉燦輝被抽調到師宣傳科從事美術創作。這一年,他創作的第一幅版畫作品《入伍之前》人選武漢軍區美展,這使他得以在次年進入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深造。3年的專業學習使劉燦輝受益匪淺,他不僅打下了扎實的美術基礎,尤其對人物畫的把握更是駕輕就熟。畢業后,劉燦輝回到部隊,繼續從事美術創作。劉燦輝的家鄉是歷史名鎮虎門,虎門自古民風勤勉堅忍,這在劉燦輝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l975年到l979年,幾年時間里,劉燦輝以過人的悟性和勤奮精神,創作了一批軍旅美術作品,活躍在我軍一線創作陣地。這段時期,他參與了所在部隊一些大型展覽活動,現在,“硬骨頭六連”展覽館還存有劉燦輝當年創作的作品局部。1977年是劉燦輝在軍隊美術創作上的最高峰,這一年,他創作的套色木刻《毛主席扶我上擔架》和《血染戰旗代代紅》入選建軍50周年全國美展,前者被天津博物館收藏。
正當劉燦輝在軍隊美術創作的勢頭蒸蒸日上之時,l979年,因為編制原因,他不得不脫下深愛的軍裝,轉業回到了虎門。在電影院做了3年美工后,劉燦輝調到深圳市工作,這成為他從政的起點。因為公務繁忙,劉燦輝的畫筆一擱就是20年,錯過了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20多年來,作為公務員的劉燦輝先后在多個崗位上擔任過領導職務,每個崗位都干得有聲有色。1999年,意氣風發的劉燦輝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人生變故,加之一些紛至沓來的世俗紛擾,劉燦輝精神狀態跌入谷底。正是這個契機,使劉燦輝重新拿起久已生疏的畫筆。經歷過痛苦和失望的煎熬,劉燦輝此時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他發現,多年來看重的東西其實不那么重要,而有些被塵封的東西卻是最值得珍惜的。重新“歸隊”進行美術創作,對于劉燦輝來說,既是自我精神治療,更是夢想的回歸。
不久后,劉燦輝出任深圳福田區總工會主席。除了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劉燦輝將幾乎所有的業余時問都用在繪畫上,很快就恢復了良好的藝術狀態。他首先將自己的繪畫定位為“主旋律創作”,這種“逆市場”行為,在我們走近劉燦輝后就不難理解了。劉燦輝的藝術創作,可以概括為“一只眼向現實,一只眼向歷史”。家鄉虎門,蘊涵著中國近代史的風云雷電,那許多慷慨悲歌,那許多掙扎拼搏,在這片土地上百年回響,給了劉燦輝源源不竭的藝術靈感。《兵魂》、《虎門的故事》、《虎門炮臺》、《英雄的故事》等畫作皆取材與此。同時,作為深圳特區的第一批建設者,劉燦輝親身經歷和目睹了深圳20多年來的巨大變化,這極大地刺激了劉燦輝的創作沖動。從《今日圍頭村》、《我們村的舞獅隊》到《鄉親旅游團》等畫作,劉燦輝在作品中灌注了自己在日常生活里含而不露的激情,將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蘊涵在每一個線條、每一點色彩中。對于革命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關注,使劉燦輝自覺選擇了現實主義創作道路,這使他的作品洋溢著現實主義的光彩,格局宏大而氣度不凡。于是,我們想到,劉燦輝在藝術創作上間隔的20多年光陰,并不能說就是“虛擲”的。劉燦輝畫作那堅韌冷峻的線條,那游刃有余的色彩運用,那對歷史和現實題材的把握,那駕馭大題材的能力,若非有深厚人生閱歷,僅憑純熟的藝術技巧,恐難抵達這種境界。
在劉燦輝的畫作中,我們時時能看見當代軍人的形象。轉業20多年來,劉燦輝對部隊的感情沒有因時間而沖淡,反而越來越深厚。劉燦輝和部隊很多文藝工作者都有密切聯系,時刻關注著軍旅藝術的走向。他每年還都要抽時間回部隊看看,了解當代年輕官兵的生活和工作,以利于自己的創作。看著劉燦輝畫作中的軍人形象,我們感到,一個對軍事題材繪畫有如此深情的人,一個對軍人形象把握如此到位的人,他的心應該從來沒有離開部隊。
應當承認,要進入當代畫壇第一陣營畫家的行列,劉燦輝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僅憑對藝術的真誠態度和執著精神,劉燦輝就已經值得我們深深尊敬了。
解放軍畫報2005·第六期刊登
老兵情深系丹青——記轉業軍人、深圳市福田區總工會主席、畫家劉燦輝
老兵情深系丹青——記轉業軍人、深圳市福田區總工會主席、畫家劉燦輝
老兵情深系丹青——記轉業軍人、深圳市福田區總工會主席、畫家劉燦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