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中國畫家岳敏君賣出自己的畫作《轟轟》時,他只拿到5,000美元。
當時是在1994年。14年過去了,這幅畫上月在拍賣出飆出690萬美元的天價。在這幅畫中,露著大牙的男子像導彈一樣從天安門上空的戰斗機上墜落。
此次佳士得香港春拍則不斷創出大躍進神話。當曾梵志的畫作飆出970萬美元價格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亞洲當代藝術作品的拍賣新高誕生了。
收藏家和批評人士感覺頗為驚奇,但并不認為意外。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在過去五年間一路飆升,藝術家們腰包鼓了起來,投資者則財源廣進。
但這種繁榮景象現在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曾被視為賺錢機器的股市已經從去年的頂點跌至一半。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是否還有會類似的浩劫?
“這個市場無疑是僅屬于個別藝術家的泡沫。這些泡沫遲早要破滅,”蘇富比拍賣行負責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的張曉明表示。
“但我不會認為市場會大幅跳水。市場只是變得精明起來,不再是一片紅的局面,”她表示說。
這一預期在北京5月下旬的兩次較小型藝術拍賣中有所體現,拍賣中成交價較低,很多拍品流標。
收藏熱情可能受到5月12日大地震的影響,但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交額下挫18%,確實發出一個不良信號。
“藝術品和其他資產差別不大。它有自己的高峰與低谷,”Mei/Moses藝術指數聯合創始人Michael Moses表示說。該指數追蹤從1875年至今的藝術品價格走勢。
他表示說,西方當代藝術品在1985-1990年間一路狂飆,每年增長率達30%,但在隨後五年間重挫65%。
投資藝術
在信貸危機沖擊下的全球金融市場風雨飄搖,而藝術品價格則是繼續風雨無阻的高漲。而畫作比起其他資產而言并未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無疑為首選績優股。
據中國藝術品網站--雅昌藝術網(www.artron.net)報導,中國18位最熱門藝術家的作品在2003-2007年間價格漲了13倍。但雅昌的統計也顯示,過去半年間這些人作品價格下滑4%。
要避免中國藝術品價格大跳樓可能得看上海和北京買家的胃口好不好。
“這一市場保持可持續增長的唯一途徑是有足夠的財富投入,而且中國人愿意去買進中國藝術品,”Moses說。“這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岳敏君的作品,你算不上擁有偉大的當代藝術品收藏。如果形成這一態勢,這種繁榮景象將持續下去。”
岳敏君的經典招牌是燥郁可怖的鬼笑著的人。有些人認為他的作品重復且簡單,但Moses表示Andy Warhol的作品也遭受類似批評,但他的畫卻沒有因此貶值。
蘇富比拍賣行的張女士表示,岳敏君曾樊志等人的成功,讓很多年輕的藝術家的眼中對金錢充滿一種強烈欲求。有些剛畢業的學生就對自己未經檢驗的作品要天價,這是泡沫的一種標志。“藝術收藏專家還沒有鑒定過,所以這些估價是有問題的。”
面對中國假冒仿制品的充斥,投資者也有些舉棋不定。香港附近的善于復制西方藝術品的作坊,現在也開始轉向本國藝術。所以很多仿制品可能已經滲入市場。
也有人指責中國投資者把錢投向年輕藝術家,抬高價格然後轉手賣出。
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主任Jerome Sans表示:“中國的藝術家以原生態、批判的方式,抓住了中國的變革時期。在未來幾十年間,他們的作品依然會讓人很感興趣。”
這位藝術界資深人士不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是脆弱的泡沫。
“只要中國收藏家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收藏,這種繁榮就不會很快結束,”他表示說。“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國處于一個新時代的爆發,所以我認為,這僅僅是個開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