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清在《質疑當前的“精英”與“學院美術”》(《美術觀察》2008年5月)一文中認為:在國際國內諸多復雜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精英”們制造出來的“前衛”作品在市場上持續火爆,于是一些畫者耐不住寂寞了,紛紛改換門庭,姓起了“前衛”。甚至連某些美術學院的頭頭腦腦也趕上了這個時髦,他們生怕落在“國際潮流”后面,因此動不動就以“前衛”自居,把自個兒管轄的一片天地變成了“前衛”的試驗場,大張旗鼓地領著師生們走上街頭涂鴉,或是以“行為藝術”招搖過市,怪象疊現,丑態百出。“精英”稱號和“導師”頭銜具有巨大的示范效應。在“理論家”的鼓噪下,“精英”們的無病呻吟成了“學術前沿成果”,引得眾多后生蜂起效仿。而由留校任教的畢業生們組成的“純學院派”,也逐漸暴露出視野狹窄、技法薄弱、閱歷及修養上的欠缺等弱點,他們能傳授給新一屆學生們什么知識與技能,不能不使人懷疑。如果聽任這一勢頭蔓延,學院將成為當代中國美術的重災區,而“精英”也將演變為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名詞。
“學院美術”的品質令人生疑
“學院美術”的品質令人生疑
“學院美術”的品質令人生疑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