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岑1915年生于貴州普定。他自幼自學美術,抗日戰爭期間到了昆明,以賣畫半工半讀考入云南大學文史系,1938年在昆明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先后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云南分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云南畫院名譽院長。曾師從徐悲鴻的袁曉岑,開創了寫意孔雀的畫派,還獨樹一幟地形成了仙鶴、馬等多種花鳥畫的畫風,成為當代中國花鳥畫的大家之一。
據介紹,袁曉岑的孔雀作品,大多以孔雀與盛開的鮮花爭妍斗奇為主題。畫中的孔雀驕傲地昂首挺胸,欲與身后的紅花一決高下。它抖動著翠綠的羽毛,下背閃耀紫銅色光澤。他筆下的孔雀使用多變的筆法,濃淡墨相間、相破,表現出孔雀的體形結構。孔雀的冠羽用墨底嵌色法加入石青,有如“嵌寶點”。孔雀長長的尾翎,施以淡墨相皴,使之飄逸松動;翎眼的畫法則相對工整,用朱砂、土黃、石綠并用濃墨逐次點出翎眼花紋,工寫搭配相得益彰,使翎羽閃現金屬般的質感。
袁曉岑的中國畫并不只是中西技法的簡單融合,而是以民族藝術之精神為基礎,消化外來藝術之營養,使自己的中國畫創作具有新的特質、新的樣式。正如他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發自我之性靈,探求自然之美,吸收傳統精華,走自己的路”。袁曉岑不光筆下的孔雀是中國畫壇一絕,他畫的仙鶴也不同凡響,除了孔雀和仙鶴之外,袁曉岑所畫的馬也堪稱一絕。他畫的馬在造型上以中國馬為基調,綜合伊犁馬、蒙古馬、阿拉伯馬、英純種馬的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