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幻象的光雕塑,互動能力超常的電子機器人,后現代的全景式電影——“合成時代:媒體中國2008-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大幕,來自30多個國家的40余件媒體藝術裝置作品10日起與觀眾見面。視聽、游戲、網絡、互動等新穎豐富的作品使展館成為藝術科技的空間。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文化項目,此次國際新媒體藝術展體現“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突出主題性和學術性,圍繞“身離其境”“情感數碼”“現實重組”“無所不在”四個主題展開,作品涵蓋從遠程信息處理到生物文化混合,從感應機器到衍生系統,從機器人的介入到影音的壯觀景象,從融入式環境到紀念標志性結構等。
這些作品突出展示了最前沿的藝術想像力,同時提出了對文化產物的最新感知,并反映和批判了一個以技術凝練滲透為特征的當代社會。許多展出的作品是在世界范圍內首次與觀眾見面。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希望通過舉辦這一系列展覽啟發人們對創造力的理解,扶植新穎的思考模式與表現形式,將藝術創作融入科技化社會和全球文化的環境中。
此外,作為協作項目,展覽還將聯合北京皇城藝術館、阿拉里奧北京畫廊等文化機構展開國際新人錄像觀摩展等相關外圍展示與交流活動。同時,中國美術館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聯合出版彩印畫冊并將在全球發行。
據悉,展覽期間,中國美術館將與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作舉辦系列藝術家講座和研討會,鼓勵年輕的藝術熱愛者理解新媒體藝術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內涵,開拓媒體藝術的實踐潛力。
本展覽將持續至7月3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