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港蘇富比春拍之后,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拍賣價格再出新高。在近日剛剛結束的香港佳士得全球首場《亞洲當代藝術》和《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夜場拍賣中,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No.6》,成交額高達7536.75萬港元,這不但打破了畫家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更打破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世界拍賣紀錄。
不過,對于佳士得、蘇富比等國際拍賣公司在春拍中接連創出新高的結果,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市場的行情。
中國當代藝術高價作品帶領亞洲藝術上升一倍
除了曾梵志的作品創出新高外,另一位中國當代藝術畫家岳敏君于1993年創作的《轟轟》也在這次拍賣中拍出高價,成交額為5408.75萬港元(4811.624萬元人民幣),創了畫家作品個人最高紀錄。而在《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拍賣中,廖繼春的《花園》也以3504.75萬港元(3117.8256萬元人民幣)創了畫家作品個人最高紀錄。
據了解,佳士得此次拍賣囊括了多件重量級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對于此次《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的拍賣結果,佳士得方面透露,兩項的成交額分為2.4億及5.7億港元,其中,《亞洲當代藝術》更比去年同期的成交額上升了整整一倍多。
佳士得全球區域董事張丁元表示,此次的春拍有三個特點:一是新的拍賣紀錄非常突出,以曾梵志為例,他的上次拍賣紀錄大約在550萬美元,而這次則將近1000萬美元,漲幅驚人;二是中國當代藝術高價作品的呈現,帶領亞洲藝術作品的上漲;三是日本和印度這次表現突出。日本和印度的當代藝術作品的上漲,從去年春拍開始。而今年春拍上漲的加速度明顯,競拍時參與人數眾多,競拍的速度加快,現場氣氛熱烈。
精品春拍不代表市場行情,2009年將走"下降通道"?
雖然在市場還琢磨不透美國次貸危機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程度以及宏觀經濟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佳士得春拍飄紅的數據能給予市場一定的信心,不過,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在春拍中的結果并不能完全代表目前整個市場的行情。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直言:"現在的問題不是作品沒人要,而是價位太高。""當代藝術品市場已經失去了'向上的動力',佳士得和蘇富比這次已經拿出了最好的作品,這些精品拍賣的好壞,與整個當代藝術品的行情不能相提并論。"
北京華辰拍賣公司董事長甘學軍認為,如今的藝術品市場就是兩條簡單的曲線,而今年的股市震蕩只不過略微加速了曲線的運動:傳統藝術品這條曲線在2005年就達到了高峰,今年已經回歸常態。精品仍能拍出高價位,對于普通的作品,買家則不再盲目加價。而當代藝術品這條曲線的高峰則出現在了去年底,回落幾乎是接下來必然的趨勢。
不過,甘學軍表示,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長遠來看,只要大家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是有信心的,市場就不至于出現大的震蕩。他認為,和2005年、2006年的高峰相比,今年藝術品市場沒那么火爆了,這反而是好事。
而對于未來的形勢,上海靜安書畫院院長、中天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宣家鑫顯然更為悲觀。宣家鑫認為,中國經濟下半年可能會出現拐點,而藝術品市場也會因此進入一個持續的"熊市"。宣家鑫表示,這一次的下滑可能會比2006年的情況還要嚴重。2006年是"結構性調整",而2009年走的則是"下降通道",這個下跌趨勢可能會持續幾年,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當代藝術品,而古代和近現代書畫可能是買家最好的避風港。
中國當代藝術高價作品帶領亞洲藝術上升一倍
中國當代藝術高價作品帶領亞洲藝術上升一倍
中國當代藝術高價作品帶領亞洲藝術上升一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