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為謝海 西風堂日記之四 水墨紙本 68cm×68cm 2006
畫室里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一面瘦瘦長長的穿衣鏡,鏡子邊上是我畫室電源的開關,每天進門出門時免不了路過。人路過鏡子免不了照照自己的模樣,看看自己是不是憔悴了,還是意氣風發,看看自己是不是帥氣了些,還是胡子未刮。
畫家有多種多樣,有的畫家畫眼前的事物,有的畫家畫心中的情感,而有的人不斷地在畫面上尋求人生和記憶、展開幻想。藝術作品的呈現事實上就是一面鏡子,它折射了藝術家某時某刻的心情和不斷變化的繪畫的靈感。
以前的畫室沒有鏡子,我無法借助它反觀自身和身邊的大千世界;如今,它佇立畫室一隅,時刻映照著時間的流變。鏡子里,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筆下的自然和人的形象很難劃分出他們的文化歸屬——那些人、動物、天空、曠野和花木、水果,并不具有某一地域的專有特性,那些藏匿的生命形象,既不屬于“東方”也不屬于“西方”,他們可能只是一個混合體,他們持續地在畫布、紙上構建生命夢想,他們注視的是自然與人的共同感性、自然現象與人的精神之間的對應關系。他們反復吟唱生命的豐盈、神秘、力量與美好,寫實且略帶表現性的手法,向我們展現了畫家繪畫基本功的扎實和才情的一面。盡管這些藝術家作品的內容通常是夢幻的、超現實的,但由于是以平實的方式進行描繪,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另一種繪畫的真實性。
鏡子是巧奪天工之物。鏡子外是真實的景物,鏡子里是景物的對景。它不是象征,而是一種純正的顯現。一塊玻璃或者準確地說一面鏡子與人的隔閡,其實就在一念之間——打碎它,一切子虛烏有;關注它,你能看到真實或虛偽。繪畫藝術類似于攬鏡自顧,逃遁至一個光滑的表面爾后凝視,鏡子之中對于人的引誘和挑釁,反射在物象表面的真實與虛假,恰如其分地還原出當代人所處的現狀和情感,以及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乃至和諧共生。
正因為此,我有了操持這次展覽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我可以毫不矯情地說是源自于我畫室的這面鏡子。從前照鏡子,覺得浪費時間,覺得它很好笑,現在看著它,卻有半天好看,而且時常感嘆得快要哭出來。所以,我在想,這面鏡子來的真是他媽的恰倒好處。
這次畫展的主題“鏡中對話”是我在沒有和其他參展藝術家商量的前提下定的。這種做派有一點像老威克菲爾德,似乎不好。
2008 年6月1日兒童節謝海于杭州西風堂
參展藝術家:張靈_謝中霞_謝海_王東春
展覽地點 :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二樓(杭州市紹興路158號))
展覽時間: 2008年6月10日至6月15日
開幕酒會(僅對媒體和專業人士開放)
2008 年6月10日19.30時
專業人士免費參觀日
2008 年6月11日9:00-17:00
公眾開放日
2008 年6月12日-15日 9:00-17: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