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律和管理條例的空白和漏洞補上,樹立好的行規,假畫就混不下去了。
■仿效西方成立藝術家的財產管理委員會,跟蹤記錄作品流向,也是一個好方法。
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是北京798藝術區最大的當代藝術空間,由西班牙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IAC)創辦,是一個以中國當代藝術展示、研究、教育和收藏等為主要功能的復合型學術機構。它們在參與中國當代藝術生產與建構的同時,在歐洲也開設了藝術中心和畫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及交流中國當代藝術和文化。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總監夏季風,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認為,造假雖厲害,但有方法解決。
現在藝術市場上的假畫越來越多了,造假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造假的水平越來越高,有專門十幾年苦心臨摹的造假者。比如說傅抱石,有人專門臨摹傅先生的書法,另外有人臨摹他的山水,再有人來刻他的印章,假畫可以以假亂真。還有配合專門造假刊物、假明信片、書信的人。
更可怕的是,現在有許多藝術刊物,上面的內容都編得非常好,就是配的畫是假的。我看過一本香港雜志,里面一篇文章是主編對一個著名畫家做的專訪,還有他們采訪的現場照片,但里面配的畫全都是假的。
除了雜志外,還有對畫家的畫集進行造假,他跑到你的畫集印刷廠,重新印刷你的畫集,從封面到封底,與真畫集完全一樣,但是最關鍵的幾幅畫被他換成了假的,以正規出版名義蒙騙買家。
實際上,市場上吳冠中的假畫還不算多,因為他還健在。那種已經不在人世的畫家作品,特別是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書畫作品,造假的人更多,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因為你無法鑒別。
比如去世的石魯被西方收藏家稱為中國的 “凡·高”。43歲的農民郭圣生等3人找到西安一造假者臨摹石魯的作品,又讓鄭州某公司退休干部向媒體透露“石魯遺作驚現河南”,再帶60幅畫進京舉辦“石魯遺作展”和“石魯研討會”,以前大批美術界知名專家參加了研討會,讓他們題跋寫字再高價販賣,獲利達4000萬元。3年后,因為警方介入才破案。
現在的法律和管理條例實際上有很大的漏洞,雖然一些拍賣行說,賣出去的畫七天內可以退回,但所謂的退回,必須有國家級的鑒定委員會的專家鑒定,同時兩個以上的專家出具證明,實際上,這七天時間根本就不夠。
現在好的拍賣公司可能有95%的作品是好的,但是有5%可能是不好的,這個里邊包括他自己本身看不出來的,另外也有可能是他有意為之。反過來,差的拍賣公司可能只有5%是真的。
現在中國國內的法律是空白,警方沒有辦法介入,另外拍賣行也好,畫廊也好,本身自己的職業操守特別糟糕。國外好的畫廊,職業和聲譽非常高,因為它就像中國的百年老店一樣,它想長久經營下去,它不可能說賺你幾個小錢就不干了。
另外,國外的畫廊接觸的多是既有錢又有文化的社會高層人士,你一旦發現了有假畫,可能在這個行業里面就根本混不下去了。國內好多可能是有錢,但又沒有文化的人,這種人往往特別自信,憑自己感覺買畫。
比如我們的西班牙的畫廊,跟其他行業一樣也是有行規的,假如是知假賣假,肯定會被發現的,有人報案后警方會介入,除了司法責任,還會把你罰得傾家蕩產。你為一張假畫等于把畫廊和自己的后路給斷死了,不值得。
另外一個,西班牙的藝術品鑒定很容易,一般西方的著名藝術家有個好處,基本上都有個財產管理委員會的,比如說達利就有遺產管理委員會,然后所有的作品,比如從那里面出來的,給他們看的,他們會出具證書,這就沒有問題。這個委員會包括他的學生、他的家里人、研究專家。即使藝術家不牛,沒有后代,國家也會出面,組成這么一個委員會。
另外西方還有個好處,藝術家作品的去向是非常清晰的。比如說畢加索的作品,他的作品已經夠多了,這么大的數量,跟畢加索相關的機構,比如說他的博物館,非常詳細地會有記載,這個作品在哪里,在博物館還是在某個私人收藏家手里,這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一旦有同一個作品出來,首先是先打問號。
國外的好多藝術家都是這么做的,所有作品都有一個去向,作品在哪里,他心里非常清楚。我看方立鈞現在的做法很好,他的畫被誰收藏了,有一個詳細的清單,等于是控制作品的流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