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壁畫攝影作品展。
以前,提起阿克蘇,人們會想到大米和紅富士蘋果;現在,提起阿克蘇,首先跳入人們腦海的是塔里木盆地豐富的油氣資源和阿克蘇崛起的石油石化工業;將來,提起阿克蘇,人們還有什么可以期待呢?
5月中下旬,記者在第五屆阿克蘇龜茲文化旅游節采訪時發現,智慧的阿克蘇人用實干的雙手畫出了又一幅藍圖:在積極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牞圍繞“龜茲故地、西域精萃”這個主題,精心打造“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兩大品牌,用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將阿克蘇日益打造成為能夠吸引國內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從而用自己獨特深厚的文化內涵來影響每一位造訪者的生活形態。
抓住“龜茲”之“特”
“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阿克蘇是我們長期奮斗的目標,實現由農業大區向工業強區的歷史性跨越是地區各級黨政組織近期要完成的重要使命。”這是阿克蘇地委書記朱昌杰在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時說的話。
與各地積極狠抓經濟建設工作有所不同的是,阿克蘇從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文化建設,并將其提高到與經濟建設同等地位。在阿克蘇地委制定的涵蓋地區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6122”工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文化建設的比重:努力把阿克蘇建成新疆的重要石油化工、煤電、煤焦化、棉產業、優質果品和優質商品糧6個基地。緊接著話題一轉就提到了文化旅游的建設目標:打造“龜茲故地、西域精萃”的整體形象,使阿克蘇成為新疆乃至我國西部知名度較高的一個重要旅游目的地;抓好阿克蘇市和庫車兩個“龍頭城市”建設;重點打造“龜茲文化”、“多浪文化”兩大特色文化品牌。
朱昌杰告訴記者:“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重視文化的時代,當今社會許多問題的出現與解決,往往離不開文化,離不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中,所形成的各種特色的文化。阿克蘇‘富裕文明和諧’的長期奮斗目標,就有一半重擔要由文化建設來承擔。”
方向確定了,特色怎么搞?文化建設如果抓不出特點、與人家雷同還有什么吸引力和影響力呢?
地委對阿克蘇地區的人文地理、歷史風俗等進行了一次細致的篩選,目光最終落在“龜茲”這兩個落地有聲的字眼上。
阿克蘇是龜茲故地,而龜茲作為絲綢之路明珠,其特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使多種文化在這里撞擊、交流、融合,創造出了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同于中原文化的風格獨特、色彩奇異的龜茲文化。
提起阿克蘇,可能知道的人還不多,但提起“龜茲”,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略知“龜茲樂舞”曾風靡中原。阿克蘇地委最終作出結論牞就打這個獨此一家,別人拿不去的龜茲文化牌。
品牌匯聚人氣
特色品牌是靠大量基礎性工作來支撐的。雖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龜茲始終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龜茲文化的影響更是長久不衰,至今仍是國際上廣為關注的古代文化遺產。阿克蘇地委對此有很清醒的認識。朱昌杰告訴記者:“歷史的輝煌并不等同于今天的輝煌。我們有責任花更大氣力,做更多工作,使龜茲文化在新時期弘揚光大,從而推進我們當代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發展。”
為加強對龜茲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與弘揚龜茲文化的優良傳統,提高龜茲文化的研究水平,阿克蘇地委、庫車縣委等于2004年5月共同組建了新疆龜茲學會。會員隊伍囊括了新疆相關領域的多位著名學者,同時為了展示研究成果,推進研究工作,學會堅持定期出版《龜茲學研究》,集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龜茲學研究》第一輯里就收錄了著名學者季羨林的《龜茲研究三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金維諾更是稱“研究龜茲藝術是探討我國多民族文化發展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時,為了讓龜茲文化不斷得到繼承和弘揚,阿克蘇地委宣傳部、外宣辦還協調有關部門共同編撰出版了《絲路龜茲行》叢書,包括《阿克蘇詩詞》《阿克蘇文物》《阿克蘇史話》《阿克蘇民歌》等,這套叢書具有涉獵面廣,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強等特點,從而可以讓阿克蘇悠久的歷史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當代,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除了獨特的龜茲文化外,在阿克蘇地區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文化形式,即“多浪文化”。這兩大文化被地區共同列入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通過重點挖掘、整理、研究、宣傳來傾力打造。特別是在多浪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阿瓦提縣,2001年組建的多浪木卡姆民間藝術團,農閑時節經常下鄉演出,縣里免除了民間藝人的義務工。2002年該縣專門聘請文化顧問編創了融多浪木卡姆舞蹈和廣播體操、健身操于一體的多浪麥西來甫;2004年建立多浪網站、創辦多浪文化研究會;2005年設立“多浪文化基金”等。通過這一系列基礎工作的開展,阿克蘇地區將“多浪文化”日益打造成為繼“龜茲文化”后又一個凝聚人心、激發全地區各族干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地方民族文化品牌。
5月17日,“魅力阿克蘇”攝影作品展在阿克蘇市文化藝術中心展出。
“動”“靜”相諧生輝
大量基礎性工作只是建設品牌文化的鋪墊,要讓這兩個特色品牌發揮影響力,還需要將其融入當代生活的現實
載體。細心的人會發現,阿克蘇地區所選取的載體非常巧妙,動靜結合、相諧生輝。
5月16日,阿瓦提縣各族群眾齊聚縣城多浪文化廣場,舉行萬人多浪木卡姆舞蹈表演,由此拉開了第五屆阿克蘇龜茲文化旅游節的序幕。除了阿克蘇本地的近50家旅游企業參加本屆旅游節外,來自全國的76家旅游公司和旅游產品經銷商,也被這個地區級的旅游節所吸引,紛紛蒞臨。
這就是“靜”載體。針對自身豐厚的文化積淀和旅游資源,阿克蘇地區當然不能僅僅自我享有、坐擁其妙,而是應該吸引更多的人和資源來共同發展。為此,從科學發展觀出發,阿克蘇地區精心籌劃并成功地舉辦了五屆龜茲文化旅游節,在吸引大批國內外游客欣賞自然風光和工農業發展的同時,精心設計了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尕哈烽燧、千淚泉、庫木吐拉千佛洞、龜茲古城遺址、庫車王府、森木賽姆千佛洞等著名景區景點的經典線路,讓游客充分領略古絲綢之路和龜茲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沿途被多浪文化浸潤到骨子里的鄉風民俗。
在大量請進來的同時,阿克蘇還積極的嘗試著走出去,到疆外甚至是到國外去宣傳阿克蘇。這個走出去的“動”載體就是阿克蘇塔里木歌舞團。歌舞團立足地區兩大文化資源精心創作的大型樂舞《龜茲一千零一》、舞蹈作品《刀郎人》等精品節目分別在疆內外榮獲大獎,獲得觀眾贊譽。阿克蘇塔里木歌舞團因此不僅能與自治區級文藝團體一樣創作大型歌舞劇目,同時還積極開拓市場,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的多個國際、國內大型活動中,成為新疆唯一的參演團體,在獲得專家和觀眾由衷贊譽同時,還有市場訂單。精制的作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鮮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為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阿克蘇,我們會始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工作,在積極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大文化建設的力度。目前還只是開始。建設和諧文化,提升發展軟實力,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還需要我們繼續不斷地動腦筋,創新思路。”談起今后的文化建設工作,朱昌杰書記信心十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