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始日期:2008年5月10日
結束日期:2008年8月10日
舉辦地點:1001畫廊
活動介紹:
展覽時間:2008-05-10~2008-08-10
展覽地點:1001畫廊
我和王毅算是老朋友了,王毅和我都是大山的孩子,不同的是他生長在大巴山,我生長在大涼山。我們都喜歡在作畫時將自我投射到所描繪的對象之中,在精神的隱秘之處宣泄表象背后的愉悅,一種在“自我之境”中暢快述說的愉悅。
我為他的畫展取名“一又三分之一”原因有三:一來王毅作為一名成熟的風景畫家已經是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認可;二來他的新作《紙風景系列》可以單獨看成完整的系列,也可以看成是他既有風格的一種延續;《紙人系列》則可以劃分為派生的新的類別,就像釀。酒的時候同時釀制出了醋,都是好東西。我們既然不能限定一個藝術家多元化探索的自由,但在他的領域里做個簡單的數理的歸納還是可以的吧?
山里的孩子對山的情感是特殊而豐富的。山有時會是父親,母親,爺爺,奶奶,是祖先,有時山會是朋友,戀人,妻子;有時山會是信仰,是莫名的崇拜對象;是歸宿……我們可以對著大山歡笑也可以對著大山哭訴,山是承受者;當我們對著大山沉默時,山就是我,我就是山。夕陽西下,炊煙裊裊,斗轉星移間,山和我們的命運緊緊相連,竟無法割開。自然之景在冥想中往往只會出現其精神指向而非客觀物象,在空間中抹去透視才能踏上冥想世界的臺階,在零度角撫摸到生命的悸動。
王毅的性格是內向的,性情也算是溫和,所以他能始終如一地營造他自己的畫面,靜靜的躲在畫的后面不驚動任何人,畫里的他是山,內斂而含蓄的山,無論春夏秋冬總是靜靜的矗立山;畫里的他是巖石,堅挺的巖石凸顯出山剛性的原則不容侵犯;畫里的他是樹,樹孤傲的直指天空,卓然不群;畫里的他是房屋,房屋溫馨而和諧。目光游走之處,意象之外的王毅:固執而耐心地堅守著來自大巴山深處的靈魂。
王毅大多數的畫里,風景是孤獨的凈土,天空的云是他自己的心。云的停留與飄過是對理想堅守和搖擺,這是我們在山頂躺下后的通感。人與自然是個既古老又現代的話題,人類自大地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為己任早已寫進了教科書,卻一次次在自然原始而被動的回應中弄得倉皇逃竄時,我們何曾想過:自然定義里其實平等的包含了我們及其我們自認為可征服的一切元素?即使是偉大的自然慷慨的給與我們造紙術用來傳承文明的火種,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時下電腦才剛剛普及,我們便迫不及待的想丟棄“已經無用”的紙張,這難道還稱不上是“慈母多敗兒”?我們剛剛拋棄了“已經無用”的毛筆、農歷……我們還有什么可以拋棄? 一樣的慷慨與脆弱。在所有的自我修復過程中,一切何嘗不是在將傷口進行自我的縫合?痛在哪里?痛在心里!
對于山里的孩子來說,城市是熱鬧的,繁華的,是美好的。城市的不適應不是看不見四季變化的景致,歸鄉的沖動是來自對都市漠然的抗爭,冷,人情的冷,怕,是生命不能承受爾虞我詐的心理負擔之輕,請不要將這些歸罪于時代,面對風吹即逝的人生,我們何時尊重過生命?當生命的定義在鋼筋水泥的框架里作為一次次假說時,我們難道還要欺騙自己比那些紙人堅強?
藝術不僅僅是文化現象還要承擔對文化的責任。這是當代的。
天空中飄過的云何時游歷到心靈的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