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在中國香港的春拍中,也臨時增加了義拍的內容,一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筆筒以6500萬港元被拍出,佳士得免收其傭金。
藝術界回饋社會
汶川地震發生后第二天,作為中國藝術界的第一筆捐款,中國文聯捐贈100萬元善款就飛向了四川地震災區。緊接著,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的各100萬元善款也迅速捐到中國紅十字會。
“除了中國文聯統一的活動,各個協會,包括中國美協都會有自己的活動。地震災害發生以后,有很多美術家主動來問用什么樣的形式來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支持。”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中國美協副主席馮遠介紹,“美術家們有個想法,希望一起合作一些大畫,同時聯系好企業家,把畫盡快變成現金捐給災區,這一點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四川汶川地震牽動著億萬同胞的心。我們從事文化藝術事業的每一個人,也一樣感同身受,深深感到了來自內心的痛楚,也同樣感受到了肩負的責任。”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王雁南告訴記者。
藝術界最直接的捐獻方式就是義拍。作為中國嘉德“共同渡過·中國當代藝術界賑災義拍”的重頭戲,“中國當代藝術家專題”部分匯集了150余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近200件作品,涵蓋了從油畫、雕塑、影像到裝置藝術等各個門類。其中,當代華人藝術家蔡國強和王度在聞訊后,分別委托專人從美國和法國將精心挑選的參拍作品專程寄回北京。
由“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與保利集團共同發起的“情系災區,傾情奉獻——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地震災區捐獻作品義拍”大型公益活動,亦向國內藝術界展開了大規模捐獻倡議。同時,保利拍賣與中國紅十字會簽訂捐款保證書,將藝術家們的作品拍賣所得全部捐給中國紅十字會,保利拍賣也將拍賣傭金全部捐出。
5月27日,在香港舉行的佳士得2008年春季中國宮廷御制藝術精品拍賣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筆筒以6500萬港元被拍出,佳士得免收其傭金。這筆款項將會全數捐作慈善用途,其中半數金額, 將捐給中國臺灣紅十字會及法鼓山支持中國四川地震賑災,而余款將分別捐予中國臺灣其他非營利機構。
書畫家貢獻不菲
在藝術界諸多賑災義拍活動中,書畫家的貢獻尤其顯著。
作為中國寫實畫派藝術家首次大規模集體創作,中國寫實畫派藝術家在地震后通過表決,近30位畫家集體創作一幅2米高、20多米長的抗震救災鴻篇巨制,通過中國嘉德拍賣籌集善款。該作品由寫實畫派名家艾軒、楊飛云、王沂東領銜,以抗震救災為主題,借助寫實畫派的藝術追求和創作特性,以巨幅作品的形式表現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奮力抗災的感天動地的悲壯情景。
在“為了汶川”榮寶齋義賣會上,黃永玉、黃苗子、范曾、史國良、王明明、沈鵬等書畫名家紛紛提供義捐作品。最終,該場義賣以376.4萬元的成交額圓滿落幕,成交率100%。其中,許麟廬的《櫻桃紅了》從無底價起拍,以32萬元的價格被38號牌買家競得;黃永玉為義捐義賣創作的書法《為了汶川》成為全場競買的熱點,最后,持12號競買牌的女士以48萬元落槌。范曾在中央電視臺的賑災晚會上捐贈1000萬元之后,又專程從法國打來電話,為榮寶齋本次義賣活動義捐作品,其國畫作品《淳和壽者》以65萬元成交,拍得全場頭籌。
在榮寶齋義賣現場,每件作品落槌都伴隨著久久的掌聲。一位在北京生活的四川籍人士,在會場后方拉出一道紅色橫幅——“四川謝謝全國人民!”
“此次書畫義捐義賣活動只是我們支持抗震救災的開端,接下來,藝術品拍賣活動還會推出以‘重建家園’為主題的接力義拍活動。”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經理陸紅梅告訴本報記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