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的火熱,加大了拍賣公司間的競爭,有實力的拍賣公司通過拼拍品質(zhì)量、拼服務(wù)、拼客戶群體等方式爭相“分瓜”有限的拍品資源,占據(jù)了拍賣市場的主流。而在他們的邊緣,生存著很多小型拍賣公司,它們中的一部分知假賣假,以次充好,卻繁榮地生存著。是什么“養(yǎng)分”補給著這些藝術(shù)市場的隱患?又是什么為他們打開了一條條的“放生”之路?
何謂小型的拍賣公司(以下簡稱小拍),顧名思義,就是指公司規(guī)模小、經(jīng)濟實力弱、管理和操作欠規(guī)范、征集的拍品質(zhì)量較差、客戶群體層次較低、服務(wù)水平低的小型拍賣公司。然而在拍賣公司如此之多、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為什么還有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成立?數(shù)量眾多的小型拍賣公司是怎么和大的拍賣公司競爭的?他們是如何盈利而生存下來的?據(jù)筆者所知北京的小型拍賣會總是一場接著一場,有時同一天就有好幾場小型拍賣會,小型拍賣公司總是樂此不疲,他們的買家們也仍然是東奔西跑的到處趕場子。
小拍市場為何這樣“欣欣向榮”?是因為市場太好,買家的需求量太大,還是因為小拍拍品質(zhì)量高呢?筆者因多年深入藝術(shù)品市場第一線,對藝術(shù)品市場有過較多的研究,現(xiàn)以書畫藝術(shù)品拍賣為例,披露北京小型拍賣公司的市場操作手段。
一、小拍里的 “大文章”
1、畫里工夫
眼下市場贗品充斥,小型拍賣公司賺錢的主要途徑就是利用買家愛撿漏、撿便宜的心理,通過賣假畫贏取暴利。書畫市場上假畫橫行,恐怕只要是稍稍對此行有些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可是眾多藝術(shù)品收藏愛好者和買家們并不知道現(xiàn)在假畫都已經(jīng)仿到怎樣一個水平,仿到怎樣一個范圍,在小拍市場上占到怎樣一個比例。有的買家說:“我就不信拍賣會上幾百張畫中,碰不到幾張大名家真跡”,“這種名頭的畫家不可能有假”云云。其實這就正中了賣家的圈套。
現(xiàn)在假書畫的作假水平很高,已是團體化作假,但就小拍而言基本上并沒有太多的高仿書畫,這類足以亂真的高仿書畫往往成本也很高,較多出現(xiàn)在大拍中。可是買家在小拍中往往容易讓并不高明的仿品所迷惑,并主動掏錢包。
不論書畫家名頭大小,只要其作品有市場,能賣錢就有人造假,在行里就有些專造名頭并不大的,比較冷門的地方小名家書畫的假。引用一句造假畫者的話:“只要你說得上名頭的就能給你造出假來。”
一場小型拍賣的所有拍品中有95%是假畫;剩余5%的真畫中有九成是買家明知是真畫也不會買的,因為名頭太小,買來沒什么價值,還有一成是漏。但是買家不一定撿得到,因為那是拍賣公司拿來撐門面的,一般不賣。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