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號橋、田子坊、M50、上海時尚園,本市老工業廠房改造成文化創意類園區,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一大批創意產業園為保護上海老工業建筑,保留都市成長肌理,發展新興都市產業經濟走出了一條新路,其成功經驗不言而喻。
問題 租金上漲工作室轉場
然而,目前本市創意產業園一般采取“租賃——改造——轉租”的模式。即:園區業主(原某工廠上級公司)用租賃方式,將廠房租賃給某開發商,開發商投資改造后,再轉租給藝術家或設計師。由于開發商受租賃期限制約,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收回投資并獲得贏利,這一運作方式勢必影響入駐藝術家(企業)的穩定發展。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問題是——業主、開發商、藝術家三者受著各自利益的驅動,很難保證園區長期有效合作。
初始,為吸引文化企業入駐,開發商提供租金優惠,幾年后隨著租金上漲,部分文化企業因承受不起而另擇別處。目前,這一潛在的矛盾似乎還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會產生。據了解,本市某著名園區的業主與投資開發企業簽訂10年租賃合同,現在租期已過半,投資開發企業與園內入駐的設計工作室開始犯愁,因為5年后趨向不明。北京798藝術工廠,就因不斷上漲的租金致使許多畫家工作室遷出另謀出路。
探索 多方利益捆綁在一起
如何解決這一攸關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穩定發展的生存問題?昨晚才揭開蓋頭的“映巷創意工場”,以藝術家、投資人、經營者集一身的開發新模式,讓人們看到了一縷“曙光”。
由于原上海塑料模具廠上級公司正面臨改制,上海美方塑膠投資公司參與改制。目前“美方塑膠”暫以租賃方式租下其廠房進行投資改造,隨著改制成功,該廠房將成為“美方塑膠”的固定資產。為打造“映巷創意工場”,“美方塑膠”尋找了一位具有市場頭腦的藝術家,即當今滬上著名攝影師、SMG生活時尚頻道藝術顧問宋波入伙,成立上海映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由宋波擔任總經理、藝術總監。宋波出任總經理并不僅憑其藝術家的名聲,他也真金白銀地拿出若干比例的投資,由此與“美方塑膠”緊緊捆綁在一起,成為利益趨同的“共同體”。這一運作模式的出現,至少可以避免類似園區中業主與開發商“同床異夢”的弊病發生。在園區開發的功能定位,選擇引進企業等方面,可以有一個專業的、長期的通盤思考。隨著“美方塑膠”參與上海塑料工業公司改制的成功,那么,“映巷創意工場”既是投資方,又是業主方,無須再為租賃期限所困。
發展 提升品質增強生命力
目前“映巷創意工場”開園的一期工程,主題定位更清晰明確。不僅有映像行視覺傳播機構&宋波攝影工作室,還與DDM(東大名創庫)合作成立“映巷藝術中心”;并引進國內時裝界頂尖的祁剛高級成衣定制工作室,法國V+動漫影視制作公司等一批以“泛視覺”為主導的文化創意類企業。
“映巷藝術中心”將側重當代藝術的培育,實驗小劇場將扶持先鋒戲劇的成長,這些由“映巷創意工場”自己運作的項目,在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贏利,但能夠提升園區品質,增強“映巷”的生命力。
“映巷創意工場”的運作模式,藝術家、投資人、經營者集一身,少了幾分羈絆,多了些許自如,或許可以為上海諸多創意園區提供長期穩定發展的范本。
“映巷創意工場”探索創意園區持續發展之路
“映巷創意工場”探索創意園區持續發展之路
“映巷創意工場”探索創意園區持續發展之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