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夏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即將來臨,北京現在畫廊是內地本土畫廊應邀參加的唯一一家。他們將帶著哪些藝術家的作品去巴塞爾呢?記者就此采訪了畫廊的負責人黃燎原。
受邀參加巴賽爾博覽會
黃燎原介紹,他們這次參加巴塞爾的兩個項目:一是博覽會的“藝術電影”單元,送去由3個女藝術家組成的團隊“3P=3players”的錄像作品《相對論》。還有在畫廊區有一個60多個平米的展位,做一個“中國當代藝術流派展”,從“85新潮”開始參展藝術家包括“西南藝術家群體”的張曉剛、葉永青等;參展的裝置作品“七宗罪”則與“89”現代藝術大展有關;“后89”則包括何森、宋永紅;“玩世現實主義”有方力鈞、楊少斌、岳敏君等;還有新表現的周春芽;艷俗的俸正杰;另外,潮流外的包括忻海州趙亮、王邁;70后有吳嘯海、雷本本、溫凌、張發志、張小濤;80后有李博、楊柳等。作品涵蓋了繪畫、裝置、錄像、照片以及行為藝術等多種藝術樣式。
據黃燎原透露,2007年在現在畫廊上海站舉辦“七宗罪”的時候,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3個總監、6個評委都來畫廊看了,很感動,說沒想到在中國的畫廊,能看到這樣的只有在美術館才能看到的展覽。他們還去看了現在畫廊在北京的空間。當時正在做一個抽象藝術展。包括在臺灣、紐約的海外華人藝術家,如莊喆、楊識宏,紐約的林巖、沈忱;參加過圣保羅、威尼斯雙年展的邱世華、與漢雅軒合作的李華生等藝術家。
畫廊有了新起點
黃燎原指出,北京草場地的新空間是畫廊的新起點。原來北京的空間太小。而畫廊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必須要擴大空間。目前我們的新空間有800平方米,空間格局比較合理。而且草場地的整個環境也比較理想,好的畫廊有不少,包括香格納的北京空間、U空間、三影堂、烏斯麥勒畫廊、前波畫廊以及韓國的畫廊如現代畫廊、RKM畫廊、韓之演畫廊,日本的三渚畫廊等。相形之下那比798更理想。
黃燎原表示,現在畫廊搬進北京的新空間后,就開始業務的改革,不再隨隨便便做展覽,每一個展覽都必須先有一個詳細的展覽計劃,希望這些展覽可以帶觀眾進入藝術家的作品中去。他還表示畫廊將與西方策展人合作,比如奧利瓦(三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正在籌備一個中國年輕藝術家的大型群展,將在北京和羅馬兩地展覽。我們的信念是:按照國際化的規格,走中國自己的道路。
不贊同危機論拐點論
目前有許多人擔心,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已進入了一個高峰期,隨著國際藏家紛紛把他們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拿出來拍賣,讓華人藏家高位接盤,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面臨崩盤的危機。黃燎原認為:“我認為這恰恰是一個國家藝術發展的關鍵階段。回顧歷史,沒有一個國家的藝術市場,是靠外國人捧起來的,中國人現在有實力接盤、有實力捧中國的當代藝術家,這是一件幸事,為什么要把這個說成危機?”
黃燎原還列舉了他的理由:一是近來天天有新的藏家進來,其中也不乏西方人。二是目前在商談乃至已經付諸實施的在世界各地合作辦展覽的,包括歐美的頂級畫廊,都十分活躍。他一一歷數了幾個案例:何森將在巴黎、倫敦、華盛頓三地與當地重要的畫廊舉辦個展;吳嘯海將在法國、西班牙、德國辦個展;雷本本在布達佩斯,張發志、劉川則將在巴塞羅那的瑪格畫廊舉辦展覽。“今年我們大約有20個左右的個展將在西方做。因此,危機論、拐點論都不能成立。我們是站在藝術生產和銷售第一線的,天天接觸藏家和機構,而以目前現在畫廊的業務所涉及的國際往來而言,我們在這方面的觸覺應該是最敏感的?!辈粌H如此,黃燎原還說:“許多西方的、亞洲的大師級藝術家,在和我們討論來中國辦展覽的事宜?!?BR>
黃燎原最后指出:近期的一連串大事,尤其是地震,帶來了海內外華人的空前團結,萬眾一心。中國因此一定會走得更快、更遠、更好,對當代藝術是一大利好。因此,他們現在畫廊堅持走國際化道路,但不迷信西方。他確信:未來中國一定會走自己的路,就像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走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一樣,西方藝術市場發展100多年的歷史中國10多年就走完了,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特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