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峽拍賣有限公司決定將部分拍賣所得捐獻給地震災區,因此不少藏家都把家傳寶貝獻出來參加拍賣會。”日前,市收藏協會會長王雍剛透露,我市7月6日即將舉行一場藝術品拍賣會,截至5月16日,已經征集得300余件拍品,而且件件都是藝術精品,總標的超過1億元,為我市直轄以來規模最大的藝術品拍賣會。
除了南宋精銅貼金釋迦牟尼佛像外,將在這次拍賣會上現身的還有30多尊精美的明代佛像。
而瓷器類拍品上更是亮點不少。其中幾件元代彩瓷為紅綠彩,這在文物藝術品類拍賣會上都難得一見。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雷從云為其做鑒定時介紹,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研究者認為元代沒有成熟的紅綠彩瓷器,“但這次見到的元代紅綠彩工藝已經很成熟”。
一組清代官窯瓷器,如乾隆官窯粉彩、琺瑯彩瓷器等也件件是精品。其中一對上繪《耕織圖》的道光粉彩官窯花瓶異常精美且保存非常完整。雷從云介紹,官窯器具屬于宮廷里的陳設賞玩品,在上面繪制耕織圖,反映了清代朝廷對農業的重視,是研究當時社會經濟的重要依據,這對大瓶480萬元起拍。
官窯瓷器作為古代宮廷用品,一向被認為在民間少有,本次拍賣會征集到如此多的官窯瓷器,雷從云表示,“很驚訝,但官窯瓷器流傳至今大概有四個途徑,就是:王朝興衰、朝廷對官員的賞賜、歷代隨葬品出土和達官貴人收藏流入民間。重慶曾是抗戰時期的陪都,當時一些國民黨要人的私人收藏流入重慶民間也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這些古董外,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在重慶活躍過的近代大家作品,以及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都將走進這場拍賣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