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畫家紀清遠、盧平伉儷

紀清遠 盧 平

版納風情(國畫)紀清遠 盧 平
丹青世家、畫壇伉儷歷來是藝壇佳話。紀清遠、盧平是夫妻,都畫中國畫,都是北京畫院的專業畫家,以各自的創作實績引起畫壇矚目,在當代畫家群里實不多見。
“兩位繪畫水平之高令人嘆服,傳統功力扎實,比一些胡涂亂抹的畫家們高出百倍?!辈痪们埃@對夫妻攜手在中國美術館推出畫展“心系奧運譜丹青”,兩個大廳,百余幅作品,觀眾絡繹不絕,嘖嘖稱贊,一位參觀者在留言簿上寫下了上述感言。
美術,就要給人美的享受
在“心系奧運譜丹青”展覽中,除了《奧運之父——顧拜旦》、《飛毽迎春》、《雪山雛鷹》等體育題材作品,大部分是他們新近創作的水墨人物畫,如《南陽張衡》、《李白》、《魯迅》、《蘭亭雅集》、《微言終日閱》、《版納風情》等。其中,紀清遠的作品多數取材于歷史文化名人,人物形象刻畫簡練,充滿書卷氣;盧平則對少數民族婦女、兒童情有獨鐘,這些人物在她的筆下生動可愛,色彩明快。
“我們希望通過畫展從整體上審視和把握自己,一張一張擺出來,看看哪些地方有進步,哪些地方還偏弱?!奔o清遠說,觀眾在厚厚的留言簿上寫滿了感言,令他們感動和振奮。
在盧平看來,美術,顧名思義,就是美的塑造,一定要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次展覽之所以獲得觀眾的好評,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既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同時和觀眾的心靈發生了碰撞。
“我們決不無病呻吟,弄些不明不白的作品。我們的水平是什么樣的,就真實地展現在作品里,呈現在觀眾面前?!奔o清遠進而談到藝術的“共性和個性”,他認為,藝術必須有個性,但還得有共性。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共性則是共同的審美原理?!褒R白石的畫,老百姓都覺得美,徐悲鴻的馬,老百姓都說好看,這是因為他們的作品符合共同的審美規律。我們覺得,美術作品一定要有共性,再過一萬年也還要有共性,因為人類的審美需求不會變?!?BR>
盧平坦言自己是唯美主義畫家,善于在生活當中捕捉美。有人曾經問她:“你畫得那么漂亮,我們在生活當中怎么看不見呢?”她答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強烈、更典型、更感人。我不是自然主義地表現,而是經過藝術的提煉和加工,畫面肯定就和現實生活中的照片不一樣。”
美術評論家薛永年認為,紀清遠的作品有清正之氣,盧平的作品有和煦之光。紀清遠說,畫得地道、畫到極致、盡量畫得完美,是他們夫婦不變的藝術追求。
藝術是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
“古代畫論講‘窮神變,測幽微’,實際上藝術是心靈的游戲。如果說科學是探索自然規律的奧秘,那么藝術就是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奔o清遠認為,為探索和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必須進行大量的實踐,就像搞科學研究一樣。
在紀清遠的作品中,除了著力描繪的人物外,虬曲蒼勁的大樹,葳蕤紛披的枝葉,也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畫面中的樹極為奇特,顯然并非生活中實有的,這種畫法正是紀清遠的獨創。
上世紀90年代,紀清遠偶然找到這種畫樹的感覺,此后逐步固定為自己的一種研究成果?!斑@種畫法前人沒有,是我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我用幾分礬、幾分膠、幾分墨,清清楚楚告訴別人,別人也未必能畫得出來。這種東西只有自己去體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盧平的畫巧妙地結合了工筆和水墨,也是她多年搞科研一樣孜孜探索的結果。盧平最早畫油畫,同時喜歡中國畫,就嘗試把油畫和中國畫結合起來。因為工筆畫容易把西畫的色彩融進去,于是她從工筆畫入手,吸收油畫的技法、光源色的感覺,講究冷暖對比,不斷嘗試、思考、再嘗試,終于獲得成功。她的畫乍一看,竟然有油畫的感覺,但仔細看還是中國畫。
近幾年,盧平又致力于探索工筆和寫意的結合?!氨娝苤?,生宣是畫山水的,墨下去后洇開來千變萬化;熟宣是畫工筆的,可以畫得非常細膩、生動。但用熟宣畫畫,總沒有筆墨淋漓的感覺。”盧平說,“有一次看齊白石的畫,我受到啟發。他畫蜻蜓、蟈蟈非常細,而周圍的潑墨又很放,這種畫法為什么不可以用到人物畫上呢?于是我開始嘗試新畫法,人物畫得很細,像工筆,背景則用潑墨的寫意畫法。當然,宣紙要做一些處理,先用生宣畫潑墨的東西,然后把紙膠礬,再畫人物?!?BR>
盧平說,畫畫跟科學實驗一樣,你得反復實踐,不斷探索,才能取得成果?!肮湃说募挤ㄒ膊皇翘焐系粝聛淼?,也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是專業畫家,有充裕的時間去研究。我就愛實踐,各種方法都嘗試一下,總會找到一種最好的方法?!?BR>
國畫人物畫還處于探索時期
對于評論家說他們作品中的“人物造型似有雷同之感”的意見,紀清遠、盧平并不諱言:“人物畫畫家要辦一個展覽,比山水畫、花鳥畫畫家困難得多,因為多一塊石頭、少一片葉子,沒有人挑剔你。而人物畫卻不行,要求非常嚴格,眼睛開一點,鼻子長一點,手大一點,效果就不一樣。作為人物畫畫家,要把每個人畫得不一樣確實有難度??纯锤鞣N大型展覽,人物畫大多千人一面,要畫出個性實在不容易!”
紀清遠認為,中國的山水畫、花鳥畫在古代已經非常成熟,產生了大量經典作品,與此相比,人物畫還處于探索時期。“人物畫真正出現高峰是在徐悲鴻、蔣兆和之后,他們的表現題材是現實主義的、貼近生活的、關注人生的,在表現手法上也受到了西方素描、水彩、油畫的影響,把科學的東西融入到中國畫創作中來,從而產生了近代的水墨人物畫。”
一般而言,凡是講究筆墨的畫家,容易玩出一種趣味來,但人物形象不太準確;凡是講究造型的畫家,筆墨則會無形中受到很大限制。紀清遠說:“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既要掌握結構,又要掌握筆墨,很不容易。我們要研究怎么處理這個矛盾,發展中國的水墨寫實主義。”作為蔣兆和研究會的秘書長,他去年策劃了“民生·生民畫展”,宗旨就是促進當今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的發展。
“雙輯齋”是紀清遠、盧平的書齋名,意思是兩個人攜手蕩起雙槳,駕駛藝術之舟?!拔覀儌z人在一條船上,奮力向理想的彼岸劃去,但彼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越是被藝術的奧秘吸引,越是激勵我們探索下去?!奔o清遠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