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的力量
◎李承翼

歐陽春(b.1974) 玫瑰園
布面 油畫 200×180cm
“85”新潮作為中國藝術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后藝術以及整個社會的觀念隨著經濟文化的開放,開始了新的歷程。思想意識的解放為藝術帶來了諸多新的可能。在今天被我們稱為“新銳藝術家”的一批人就成長于“85”之后。“觀念藝術”、“玩世現實主義”、“艷俗藝術”等等名詞進入人們的視野。于是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和詮釋也不再被權力意識所籠罩。藝術的語匯成為更加新奇、更加個人化的展現。如何運用更加富有個性和表現力的視覺呈現便成為一個藝術家探索的方向。他們要通過新的語言去闡釋現世中或張揚、或彷徨、或隱晦的種種隱于新語境中的觀念。
今日,新銳藝術家們用年輕人活躍的激情與無所顧忌畫面,游玩于觀念的可能性之中。他們不拘于技術邏輯的同時又能夠抓住一套表現語匯,將游離的觀念用各種別致的繪畫進行闡述。李繼開的《我想飛》,在純潔的藍色畫布上矗立一根方木,站在其上的孩子伸開雙手作童真的飛翔狀。這是童真的理想、這是心中純潔的鏡像,也是一個沒有方向,不知方向的幻象。《氧氣與二氧化碳》則是用混沌的筆觸與嫁接的形象進行隱喻。我們可以聯想到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關注,亦或就是我們今日種種憋悶、怪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韋嘉的《刀光劍影》在緊握的手臂與金屬刀面映出帶血的影像,以及幕后幻化的揮舞畫面讓語言的所指與能指得到混合的延伸,于是畫面就有了更多解讀的可能。屠洪濤、熊宇、張發志、歐陽春等都是以作者獨特的視野和表達方式進行著意義的符號化。近似卡通的色覺,將游離、茫然、曖昧……的混合觀念展現在各種符號的凝會之中。是抽象,是幻想,還是現實中躁動的觀念……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