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隨雅心賞清玩
—08西泠春拍“文房清玩”系列專場綜述
◎童衍方

文房清玩中的名硯、近現代名家篆刻和相關文房用品,已成為西泠拍賣的特色專場。本屆拍賣會的《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及《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物專場》數量豐富,精品薈萃。文人雅士硯田筆耕,相親朝夕,愛硯彌篤。硯之功能除研墨以供書畫外,更在觀賞品評。高濂論硯曰:“賞其諸研質之堅膩,琢之圓滑,色之光彩,聲之清泠,體之厚重,藏之完整,傳之久遠。”其言之核心,也就是硯之質、雕工、銘文三大要素也。
本屆拍賣之硯近百件。其中有《閱微草堂硯譜》著錄的,紀曉嵐、劉墉、蔣師爚、桂馥、伊秉綬諸名家銘記的佳硯。此硯劉石庵贈紀曉嵐并銘曰:“曉嵐受余黻文硯,因贈之,而我以銘曰:文理縝密石骨剛,贈都御史寫奏章,此翁此硯真相當。”文人之誼可見一斑!此硯為硯中極品,甚為稀罕。沈石友之《沈氏硯林》是民初硯譜之題銘拓印之最精美者。其硯大部分為日本畫家橋本關雪攜去日本,國內留存甚少。本屆拍品中有“周藥坡蕉白硯”,為橋本關雪所收藏的其中一方,硯盒內粘有錢瘦鐵為其刻的“白沙村莊”印。此硯細潤如玉,蕉葉白、火捺、胭脂暈俱全,背巧雕水石星辰。沈石友、周藥坡銘刻均款式舒適得當,古雅而有法度。余甸、林佶、謝道承銘鼓形端硯,為大西洞端石,質細膩,色黑紫,作圓鼓形,渾然大氣。其“派生天地萬物本源,總天地萬物之理”頗顯古人哲思。此硯載于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中國古硯譜》中。張宗祥先生字閬聲,號冷僧,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精于古籍校勘,擅書法。他銘記的紫云璧月之硯為老坑端石,魚腦、青花、火捺、鴝鵒眼俱有,并附舊制錦套,允為稀有珍品。陳端友為海派硯雕開山之祖,近現代制硯第一人。本屆拍品中有陳端友制“太平有象端硯”,物象生動,層次分明,雕刻精細而不失雅致。此硯見著于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與馮平山博物館聯合出版的《文玩萃珍》中。徐世昌的《歸云樓硯譜》乃民初名硯譜,譜中之硯大多歸于博物館中,此硯以漢磚改制,側有陽文“大富陽”三字,淳樸剛勁,置于書案,愈增儒雅之氣,更因是譜中之品愈顯珍貴。金石書畫家之銘硯,歷來為藏家寶愛,萬壽祺、趙次閑所銘之硯文辭銘刻俱佳。萬壽祺之“聲鏗鏘,度休休,舉世滔滔”句極有氣勢。而趙次閑的銘書以刀化筆,金石氣盈然,此硯溫潤細膩,簡潔素雅,青花、火捺遍布,極具文人氣質。吳熙載、陳子奮銘刻的“九鳳端硯”,鳳羽刻畫細致入微,線條渾厚挺勁,吳熙載之“鳳兮”篆書,則宛如墨書,遒勁凝煉,頗有金石味。此外,奚岡、林介侯、韓登安、陳子奮等金石名家的銘刻,均為硯中珍品。而清雍正御銘之松花硯、清乾隆御銘之海天初月歙硯、海天初月硯形墨,乾隆御銘仿宋天成風字歙硯,十八羅漢洮河硯等,亦均為收藏家賞鑒之品硯。
篆刻藝術淵源流長,明清以降,名家輩出,佳作薈萃,至近現代,為印學史上一大高峰。諸多名家轉益多師,通古變今,皆顯其渾厚功力和多姿風貌,篆刻藝術之價值誠如近代藝術大師黃賓虹所言:“一印雖微,可與尋丈摩崖,千斤重器同其精妙。”
印之收集、傳承除有收藏家之功能外,還有賴于眾多書畫藝術家。他們與篆刻家相互探討、相互欣賞,為篆刻創作的更新和突破注入了新的活力。本屆《近現代名家篆刻》有70余個標的,約250方印章。其中書法家任政用印55方,書畫家汪亞塵用印66方,彭述用印及藏印82方,王個簃等刻胡汀鷺用印10方。另有周亮工自用夔龍鈕銅印、趙次閑、胡钁、胡義贊、趙叔孺、林介侯等印作。
珍稀印材,日見稀少,向為藏家所重。本屆拍賣征得大田黃六方,楊玉璇制螭鈕白壽山章一方,大紅袍昌化雞血石一方,均為稀世名品,茲先為重點介紹。
田黃鳳鈕閑章,縱4厘米,橫4厘米,高8厘米,重達257克,刻朱文印文曰“奉天眷于千齡”,此田黃石貴為正方形,體形碩大,又質地細膩、溫潤。鳳鈕精雕細琢,泯無痕跡,如此大田黃的雕刻需藝高膽大,可謂“雕人睨視不敢琢,審曲面勢爭分毫”,此田黃印之印面,雕鈕定出自名家之手,整體富有皇家氣象,極為難得。
吳昌碩刻田黃閑章,縱3.4厘米,橫3厘米,高10.3厘米,刻來文印“來修齋”,邊款曰“擬讓翁,老缶。”重達239克。此印為張充和舊藏。張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曾祖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父親張冀牖為開明教育家,姐夫即沈從文。張充和為沈尹黙女弟子,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尤長昆曲,被譽為最后的閨秀。張充和幼時曾過繼給二祖母,而二祖母之父即為李鴻章之胞弟,二祖母法名“識修”,而“來修齋”亦或為其齋名?此印之側有舊簽,稱第一號藏品,而第二號藏品也是吳昌碩所刻的白芙蓉印“滋園”,此印為李鴻章侄孫李國芷的齋名。如此碩大的田黃石佳印,吳昌碩鐫刻,又經望族名家收藏,可不寶乎!其余四方田黃尺寸雖較小,均質地細密,肌理清晰,特征明顯,刻工精細,為田黃石中之珍品。此外,體形碩大,黃紅白相間,肌理細密的鹿目格云紋薄意章料,也有極高觀賞價值。楊玉璇制螭鈕白芙蓉章,滋潤光澤,純潔無暇,鈕作一環形螭龍,形態生動,琢工精致流暢,顯其雕鈕名手之風范。牛角凍地大紅袍昌化雞血章灰黑底,半透明至微透明,質地細膩潤滑,通體殷紅血色,極為顯目,為雞血石中之極品大紅袍,為難得之珍品。
汪亞塵(1894~1983),原名松年,改名亞塵,號云隱,浙江杭州人。解放前長期致力于美術教育活動,為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的創辦人之一,同時積極參與滬上美術社團的活動,解放前夕赴美,于1980年回家,定居滬上以終。汪氏擅花鳥魚蟲,尤以畫金魚馳名于世。作畫借鑒西畫寫生技巧,輔之傳統小寫意,故其畫得雅俗共賞之致。
汪亞塵書畫用印十分講究,為其治印者皆為滬上篆刻名家,計有趙石、王福廠、謝磊明、壽璽、簡經綸、錢瘦鉄、吳仲坰、王個簃、金鉄芝、方介堪、諸樂三、來楚生、韓登安、陳巨來、孔云白、唐云等篆刻名手。
方介堪篆刻取法甚廣,尤長漢玉印與鳥蟲篆。所作勁挺含蓄,精嚴莊重。他為汪亞塵所刻之印獨多。如朱白文各一的“越國世家”、“云隱樓主”、“汪亞塵寫生”及多字“汪亞塵榮君立合作印”均淵雅閎正,典雅靜穆。
來楚生篆刻高邁絕倫,初學吳熙載,兼法缶翁樸茂風致,而益之以漢將軍印,刀中見筆,骨氣洞達,他于缶翁、白石二家皆有取益,而能另辟新途,允稱高手。來楚生為汪氏刻印多方,其中朱文印“靜中樂閑中趣”,仿秦印而字形長短大小,錯落自然,魚貫而下,宛如信筆而下之簡書。朱文印“云隱樓”為1940年所作,取法吳讓之,用刀如筆,行氣貫連,為來先生早期作品中之精品。此外,白文印“云隱樓”、“知者樂水”等雋技險勁,瑰奇雄勁,頗可玩味。
任政(1915~1999),別名永正,字尊五,又字蘭齋,號簡廬,浙江黃巖人。為滬上著名書法家,其書沉著端莊,圓健純熟。其自用印頗多佳石,而鐫刻者均為篆刻名手,計有王福廠、鄧散木、陳巨來、吳樸、單曉天等。
王福廠篆刻師浙派,舍生辣突兀而顯工穩淳樸,其為任政所刻均1945年左右,其中仿陳曼生法刻之朱文印“蘭齋”尤為精絕。鄧散木為任政所刻方勁雄強,均為個中精品。陳巨來為任政刻印十余方,均為精品,其中白印文“簡翁臨秦漢晉唐碑刻”端莊厚重,樸茂穩練,別存一種靜穆雅趣。而朱文聯朱印更是流麗遒勁,裝飾變化別有風致。

彭述用印及藏印82方,鐫刻者有齊白石、葉銘、唐醉石、鄧散木、韓登安、余任天等,其中余任天有18方。潘天壽先生以書畫印馳譽藝壇,用印大半皆請余任天鐫刻。據此,這18方余任天印作,定會有藏家關注。
本屆拍賣有關文房用具雜件50件,計有陳端友綠端石水盂,吳隱紫檀木如意,徐元白制汪自新銘仲尼式琴,王大凡彩繪瓷筆筒,龍泉青瓷硯屏,竹刻山水人物筆筒,紫檀木螭紋琴桌,豆青釉夔龍紋筆洗,靈璧供石均為文房雅玩,置于幾案間,更增藝術情趣也。
■ 清·紀曉嵐、劉墉、蔣師爚、桂馥、伊秉綬銘黻文硯
19.5×12.6×2.8cm
出版:《閱微草堂硯譜》P11~12,民國徐世昌編,廣陵印社影印出版,1999年。
著錄:1.《紀曉嵐全傳》P455~457,長春出版社,1993年。
2.
《中國書法全集·劉墉年表》P15,榮寶齋出版社,2001年。
《中國書法全集·劉墉年表》P15,榮寶齋出版社,2001年。
■ 陳端友制太平有象端硯
19.2×12.5×2.6cm
銘文:端友制。
出版:
《文玩萃珍》P95,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與馮平山博物館聯合出版,1986年。
《文玩萃珍》P95,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與馮平山博物館聯合出版,1986年。
■ 清乾隆·御銘海天初月歙硯、海天初月硯形墨
硯:14.54×9.4×2.7cm
墨:13.6×8.7×2cm
出版:《文玩萃珍》P13“墨”,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與馮平山博物館聯合出版,1986年。
展覽: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紀念展(1990年11月~1991年2月)。
參閱:《西清硯譜》P424、436,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
■ 清·沈石友、周藥坡銘蕉白硯
15×10×2.2cm
出版:
《沈氏硯林》P50~51,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沈氏硯林》P50~51,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 清·徐世昌銘大富陽磚硯
18.3×12×6cm
磚文:大富陽。
銘文:退耕堂藏,水竹邨人。
出版:
《歸云樓硯譜》P112,民國徐世昌編,廣陵書社影印,1999年。
《歸云樓硯譜》P112,民國徐世昌編,廣陵書社影印,1999年。
■ 田黃鳳鈕閒章
4×4×8cm 257g
印文:奉天眷于千齡
■ 吳昌碩刻田黃閒章
3.4×3×10.3cm 239g
印文:來修齋
說明:張充和舊藏。
■ 田黃凍云蝠紋薄意繆荃孫用印
4×4×6cm 72.3g
印文:云自在堪所得金石
說明:
扁方素材,屬田黃石中最為上乘的田黃凍材質,產自明坑,可謂百不足一。質極通透,集田黃之六德:“細、潔、潤、膩、溫、凝”于一身。包漿亮麗色澤純正,其色介于橘皮黃和橘皮紅之間,具有十分典型的橘瓤紋、紅筋十分醒目,頂部隨形淺浮雕刻云紋蝙蝠鈕飾。刀法純熟精良,云紋線條流暢,蝙蝠毫髪畢肖,暗合福氣臨門之喻,選題極祥瑞。
扁方素材,屬田黃石中最為上乘的田黃凍材質,產自明坑,可謂百不足一。質極通透,集田黃之六德:“細、潔、潤、膩、溫、凝”于一身。包漿亮麗色澤純正,其色介于橘皮黃和橘皮紅之間,具有十分典型的橘瓤紋、紅筋十分醒目,頂部隨形淺浮雕刻云紋蝙蝠鈕飾。刀法純熟精良,云紋線條流暢,蝙蝠毫髪畢肖,暗合福氣臨門之喻,選題極祥瑞。
■ 方介堪刻汪亞塵用印
2.6×2.6×7.6cm 2.6×2.6×7.5cm
印文:1.亞塵書畫之記 2.云隱居士
邊款:
1.介堪作于蟬園。 2.亞塵道兄正篆,庚辰二月,方巖。
1.介堪作于蟬園。 2.亞塵道兄正篆,庚辰二月,方巖。
■ 牛角凍地大紅袍昌化石章料
1.9×1.9×7.6cm
說明:
灰黑底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近似牛角。質地細膩潤滑,通體血色鮮紅,為雞血石中之大紅袍,甚為難得。
灰黑底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近似牛角。質地細膩潤滑,通體血色鮮紅,為雞血石中之大紅袍,甚為難得。
■ 陳巨來刻任政用印
1×1×6cm 1×1×6cm
印文:1.蘭齋翰墨 2.任政私印
邊款:
1.巨來。2.蘭齋屬,巨來作癸未六月。
1.巨來。2.蘭齋屬,巨來作癸未六月。
■ 徐元白制汪自新銘仲尼式琴 122.5×19×4cm
銘文:
1.登涉良儔。印文:青囊拋卻老林泉 惕予
1.登涉良儔。印文:青囊拋卻老林泉 惕予
2.元白為予制成三十張,斯其一也。新安汪自新記。
說明:
汪自新,字惕予,又號蜷翁。著名商人、醫生、慈善家,杭州西湖名園汪莊的主人,雅好撫琴論詩,與當時政界、商界、醫界、文藝界等一大批社會名流,如榮宗敬、史良才等名士為好友。汪自新酷愛古琴,被稱為“琴癡”,還辟精室珍藏名琴百余張。與一代古琴大師徐元白交好,元白先生為汪自新親制古琴三十張,此為其中為一。
汪自新,字惕予,又號蜷翁。著名商人、醫生、慈善家,杭州西湖名園汪莊的主人,雅好撫琴論詩,與當時政界、商界、醫界、文藝界等一大批社會名流,如榮宗敬、史良才等名士為好友。汪自新酷愛古琴,被稱為“琴癡”,還辟精室珍藏名琴百余張。與一代古琴大師徐元白交好,元白先生為汪自新親制古琴三十張,此為其中為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