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左山水二卷簡介
◎胡西林

《江南春圖》卷
趙左手卷《江南春圖》描繪的是春意盎然的江南靈性山水,紙本,縱26.6厘米,橫583厘米,其中畫心長347厘米,蔚為巨制。趙左,字文度,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是江南那一方水土養就的天生具有一幅滋潤筆墨的畫家,所作山水隨董源一脈而來,并兼得黃公望、倪云林之妙,深得董其昌賞識。他曾為董其昌代筆,董其昌相中的正是他的筆墨才情,其實在相當程度上,他的筆墨不輸董其昌。然而畫畫并不僅僅是筆墨,更大意義上它是一種人文表達,一幅畫耐不耐看,正在于此。
何謂江南?自然地理的概念并且泛意的理解是長江以南那一片廣袤的山水,狹義的理解則為蘇錫常、杭嘉湖及與之相連的那片插根筷子都會生根發芽的肥沃土地;而人文地理的概念濃縮成關鍵詞大約是吳越國、才子佳人、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所以自古這片土地為騷人墨客所陶醉,傳于后人的,不是吟詠,就是丹青……倪云林的《江南春》詩,趙左的《江南春圖》,都在這條文脈里。
畫以手卷形式展示三月江南,如同膠卷播映電影,在連綿不斷中讓故事流過眼前,有風景,也有人文,而緋色的桃花和翠綠的柳樹一路逶迤山水間,詩情與畫意在郁勃的氣韻里氤氳向遠,美不勝收。
手卷舊裱,推算起來應該是晚清大收藏家、寶迂閣主人陳夔麟收藏時所作。前有明代孫克弘隸書“江南春”引首,后有晚明以來歷代藏家如周亮工、李佐賢、陳夔麟、戴光曾等九家收藏以及歸莊的和詞,并附清嘉慶時期書畫名家戴光曾用精彩小楷書錄的文徵明、唐寅、王雅宜等9家所作《江南春》和詩。近400年來,此卷向來為藏家所重視,先后著錄于《書畫鑒影》(李佐賢著,同治辛未(1871)年刊刻)、《寶迂閣書畫錄》(晚清陳夔麟著,民國早期石印本)、《歷代著錄畫目》(福開森編,1934年版)、《歷代書畫錄輯刊》第十三冊(北京圖書館出版)、《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郭味蕖編,人美1958年版)、《趙左研究》(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叢刊編委會編,1979年版)《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徐邦達編,人美1995年版)等七本權威著作中,是一件值得重視的趙左山水佳作。
仿趙大年墨筆山水卷
與《江南春圖》不同,《仿趙大年墨筆山水卷》則是一件水墨長卷,但一樣充滿靈性,十分難得。顯然所繪不是春景,而是落葉之后秋冬之際的江南風景,雖蕭遠疏闊,卻是筆墨干凈,更富詩意。詩意不盡是枝頭的桃花、水中的鴛鴦,詩意也是蕭遠的疏枝、映著夕陽的秋水。不同的詩意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趙左筆墨豐富,不染一色,盡在水墨的濃淡中傳達他的詩意情懷。這樣的作品沒有掩飾,更能顯示山水清韻和畫家的本色功夫,而藝術的張力也更大。就像戲曲中的昆曲,不是靠道具來渲染氣氛,而是憑藉演員自身的表演來打動觀眾。也像女人的化妝,不因妝料名貴而名貴,也不是天天新裝,而是講究恰到好處,用簡單和樸素來映襯肌膚、完美五官和彰顯身段,目的達到了,越簡潔越好。可見趙左筆墨的高超。欣賞此卷山水,無論如何我們都會與董其昌發生聯想。當年董其昌選擇趙左代筆,而且趙左竟能做到“董款畫精能的,大率是二君之筆(啟功語,二君指趙左和沈士充)”,看了這件作品后,才知道此言中的。僅此一點,就可理喻此卷山水有多妙。
《仿趙大年墨筆山水卷》清光緒年間是守平居士的藏品,尾跋的第一、二段即為其所作。守平居士就是大書法家沈曾植,他是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總理衙門京章、外務部員外郎、江西南昌知府、安徽布政使。沈曾植得藏此卷的時間不得而知,但作題跋的時間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二月十三日(公歷1月29日)的晚上,時正值大雪,沈曾植尚在南昌知府任上,故在跋語中署“洪州東軒錄”,洪州即南昌,東軒乃其號。不久客居南昌的徐逎昭來看望沈曾植,沈曾植出示此卷并請徐廼昭題跋。徐廼昭字質民,生卒及籍貫暫無從查,此人學養盈懷,平生雅嗜山水,遇到名家所作,不管在哪里,也不管什么時候,都會癡迷到不忍離去的地步。此卷令其欣賞不已,于是他向沈曾植借覽,這一借就是兩個月,直到光緒乙巳(1905)的正月在沈曾植的長跋后面欣然寫下數百字跋語后才歸還。到底是大家,眼力過人,學養淵淹,兩家跋語都為手卷添色。尤其沈曾植,一段長跋過后,興猶未盡,于是再作二跋,且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寫來,耐人玩味。其大意是有人問他,你為趙左寫題跋能讓此卷山水增值多少?沈曾植并不正面回答,而是以惲南田與王時敏作比。略知美術史的人都知道,當年惲南田的許多畫正是因為王時敏題寫了跋語后而價值倍增,他反問道:“世無王煙客(時敏),惲壽平奈何?”真是諧趣極了。對方又問,“那么趙左與董其昌相比如何?”這可是要他瀉漏宗風之問啊,誰都知道,趙左曾為董其昌代筆,而且許多董款妙筆就是出自趙左之手,怎么可以道破天機呢?他再度以幽默作答,僅四個字:知者不言!這些跋語在沈曾植的《海日樓題跋》、許全勝撰著的《沈曾植年譜長編》中均全文載錄。1922年,沈曾植去逝,他將此卷傳給其世兄護持。四年后即1926年,世兄又將此卷貽贈時任北洋政府財政司司長的江蘇吳縣人章保世,也就是佩乙先生。章保世甚愛趙左,已藏有一件趙左設色山水長卷,得此卷,正可匹配,堪稱伯仲。這一過程,章保世也題在了尾跋上。此卷現在的形式為當年章保世裝裱,卷首及木盒題簽均出自章保世之手。
趙 左[明·萬歷~崇禎] 江南春圖 設色紙本
著錄:1.
《書畫鑒影》P11~13,清·李佐賢著。2.《寶迂閣書畫錄》卷一,P39~40,清·陳夔麟著,民國間石印本。 3.《歷代書畫錄輯刊》第十三冊P388、389、390,北京圖書館出版社。4.《歷代著錄畫目》P381,美 · 福開森編,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4年出版。 5.《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P200,郭味蕖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年。6.《趙左研究》P81,“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1979年。7.《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P124,徐邦達編,人民美術出版社。
《書畫鑒影》P11~13,清·李佐賢著。2.《寶迂閣書畫錄》卷一,P39~40,清·陳夔麟著,民國間石印本。 3.《歷代書畫錄輯刊》第十三冊P388、389、390,北京圖書館出版社。4.《歷代著錄畫目》P381,美 · 福開森編,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4年出版。 5.《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P200,郭味蕖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年。6.《趙左研究》P81,“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1979年。7.《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P124,徐邦達編,人民美術出版社。
說明:明孫克弘題引首,歸莊和詞,清周亮工、李佐賢、陳夔麟、潘恭壽、戴光曾等九家收藏。
趙 左[明·萬歷~崇禎] 仿趙大年墨筆山水卷 水墨紙本 手卷 畫心:23×504cm;跋文:26×73cm, 26×45cm
著錄:1.《海日樓題跋》卷三。2.《沈曾植年譜長編》P308,中華書局出版。 說明:沈曾植收藏題跋,章保世題簽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